1. 首页 > 油价涨幅

美国石油涨价-美国滞胀石油价格

1.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油跌破90美元大关,将带来哪些影响

2.滞涨现象是什么意思?

3.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

4.20世纪70年代石油冲击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原因

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油跌破90美元大关,将带来哪些影响

美国石油涨价-美国滞胀石油价格

首先会使欧美国家持续陷入高通胀压力,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被迫启动加息、缩表等措施,引发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特别是欧洲的经济数据特别差。与此同时,欧元大幅下跌,美元上涨。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情绪重燃,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与北半球夏季石油消费叠加。随着旺季的到来,诸多利好因素产生共鸣,推动油价再度走强。

其次促使美联储大举加息,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由Omikron变体引起的案件激增,然后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随后通胀达到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通胀和增长放缓之间的拉锯战,在收紧金融条件以应对通胀和试图避免彻底恐慌之间找到平衡,我认为我们不太可能看到软着陆。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者支出放缓,通胀居高不下,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

再者是加息的溢出效应。在美国滞胀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担忧中,贵金属将受益。?徐颖表示,目前境外债券市场对通胀和加息的定价较为充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在通胀未失控的环境下,债券收益率可能逐渐见顶,利差将支撑美元指数。?走弱,因此美元对黄金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也将减弱。未来大宗商品将面临需求疲软,当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强时,价格将进一步走弱。

要知道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重申,央行对抑制通胀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势头是不可持续的,这引发了对进一步加息的担忧。潜在衰退和放缓的警告盖过了石油市场的基本面,这些基本面表明供应限制正在加剧。投资者一直在减持风险资产,因为他们正在评估各国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的行动是否会将世界经济推入衰退。

滞涨现象是什么意思?

滞胀(stagflation)作为混成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Iain Macleod在1965年于国会的演说中提出。 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涨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胀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 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胀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失业率及通涨率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及1980年的总统选举。

1.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胀的两个主因:

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 另一原因为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中央银行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作出过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

2.货币主义:

1960年代前很多凯恩斯主义者忽视滞胀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所得高失业率伴随的是低通涨率,反之亦然(其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其想法是对商品的高需求引致价格上升,同时鼓励企业增聘劳工;同样地就业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滞胀出现时,明显地通涨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并不平稳,也就是说菲利普斯关系可以位移。宏观经济学者对凯恩斯主义抱怀疑态度,凯恩斯主义者再三考虑其想法去找寻滞涨的解释。

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

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是1979年下半年起,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猛涨,严重打击美国经济,加剧美国外贸逆差,加深滞胀趋势。美国经济三年内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年的水平。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

在理解美国经济危机时,需要注意其与金融危机的区别。

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它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当这种偏离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时,次贷危机,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机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就此而言,“经济”是带有价值取向的一个结果,“金融”则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某个过程。因此,经济危机,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萧条),比如,信用扩张带来的过度需求(最近发生的经济危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同。金融危机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

20世纪70年代石油冲击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原因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扩展资料

在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思主义受到质疑。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自此,由中东地区爆发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漫延全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