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涨幅

国际油价下跌诗句-国际油价下跌对a股的影响

1.出自李白诗句的成语

2.唐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翻译及赏析

3.古诗的特点是什么?

4.宁静致远散文随笔

出自李白诗句的成语

国际油价下跌诗句-国际油价下跌对a股的影响

1. 李白的关于成语的诗句

李白的关于成语的诗句 1.李白的诗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李白的诗可以用下列成语来形容:

1、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2、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3、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4、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5、大气磅礴:磅礴:广大无边际的样子。形容气势浩大。

6、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7、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和李白有关的词语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形容李白的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造句:圆明园的设计真是鬼斧神工。

2. 笔酣墨饱 bǐ hān mò bǎo

释义: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造句:前两句写画意诗情,笔酣墨饱,挥毫落笔,兴会淋漓;后两句,写自己羽毛自惜,不妄不滥,高自期许,不随流俗,寄托他对封建浊世的清高超逸思想。

3. 出神入化chū shén rù huà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造句:他的演出水平,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4. 炉火纯青lú huǒ chún qīng

释义:纯:纯粹。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造句:他的厨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5. 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造句:这座园林设计精美,可谓巧夺天工。

4.李白的诗词名句是什么

多了去了,我就写这点哈!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唐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翻译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唐诗三百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原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

 秋天的山略显寒意但也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前,和着风的方向听着日暮时分蝉的鸣叫。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渡头上,一缕烟从村里的烟囱中冒出。又碰上裴迪喝醉了,在恰如陶渊明的我前发酒狂。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余:又作“馀”。

 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

 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赏析

 本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彩。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然而然的。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古诗的特点是什么?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的特点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的特点是什么? 篇1

诗,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汉代以后《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的题材繁多,一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抒情诗、朦胧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诗的特点是什么? 篇2

古诗的特点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意境美,是指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音乐美,指古诗的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形美,是指古诗的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古诗的字数诗行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古诗的作诗要求

汉字的象形性使古典诗歌富于形象性,比如,美国诗人庞德认为,汉字的“春”就是“太阳低伏在草木茁壮成长的枝干之下”,因此,由汉字组成的诗句,就像一组组活动的图画,使读者能摆脱语音语法而直接进入诗人描绘的境界。

汉字对中国诗歌的形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句子的整齐

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代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比如:

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诗经·关睢》)

2、平仄和对仗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代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

洒篁留密节,著抑送长条。

(韩愈:《春雪》)

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东”和“西”,“圃”和“园”,“青梅”和“绿草”,“发”和“开”,各自相对。

3、词藻和句法

因为每一个汉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兼具形音义的独立单位,而且很多汉字是一字多义的,字与字之间粘合的关系多种多样,所以,这种粘合而成的诗歌中的词藻,就显得异常复杂多样。例如,在“风”字后面再加一字,可以构成很多词语:风姿、风物、风雷、风霜、风鬟等。

在句法方面,由于汉语的特点(如缺乏形态、结构灵活等等),以及汉字的独立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把两个汉字拆开,或者把某些汉字从后面移到前面的情形。典型的诗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句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

 因宁静,所以成功;因宁静,所以美丽;因宁静,所以致远。世事烦琐时,宁静是无为;大敌当前时,宁静是平和;事有所成时,宁静是戒躁。

 静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事的平静,对纷扰世界的淡定。

 静,看似无为非一无所为。寻一处清静地,避开尘世喧嚣,或品茗,或临字,或博奕,或赋诗,外界的静,净化躁动的心,心也随之而静。这静,是无为的智慧,如庄周先生待事一般,亦犹老子无为而活一般,凡事静之,以无为应之,即使多么急,不也是一桩事而已顺其该发展的方向而去,适其而动,无为之道也,无为的静,是致无的根本,非无为之本而无以筑致远之高楼。因此,无为是静之本,宁静致远之本也。

 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平和自在,淡任天上云卷云舒。平和,是静的表现。因静,而表现平和,平和,亦是谋定而后动之智慧,大敌在前,一出空城计智退敌军万人,诸葛先生这一出是何等大智。而此大智,若非平和,又岂可成功。无论如何危急,如何措手不及,以一种平和来面对,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万事便可游刃有余,迎刃而解。因为静,所以平和,因为平和,所孔明先生才可闲适般正坐城头,抚琴而歌,羽扇间,孔明的平和让我们知道:静者,内心平和也,平和者,万事无忧。平和心态,美丽人生,谋定后动,静处为上。

 静还可以戒躁。无论何人,凡遇事,其心必难定、难静。于是,宁静,可戒去浮躁,亦戒去躁动。工人将表遗失,久寻而未果,而众人同寻找,依然久寻未果,嗟夫,工人无能力邪?众人无能力邪?非也,只缘他们心未静却躁动不已,自难处理急事。反之,男孩在短时间便找到表,何为?其心静也!若其心不静,如何会有听表的好法子,若其心不静,如何听得表之滴答之声。叹曰:心静,去躁,则事与我皆无碍也。静,可让我们保持平静,摒弃焦躁,去躁存静,心无所碍。

 宁静是为致远。当我们将一切躁热沉淀,内心成稳淡定,生活才会开出绚烂的花。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2

 写在前面的话:谁都很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成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的。就自己而言,总是不能如愿以偿的,仿佛永远都不能成功的。当我苦恼的时候,记得诸葛亮这么一句话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来,我就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了。

 人活天地间,说穿了,就是为了活着。除了为了活着还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活得更好、更美满、更具意义而已。学习、工作、事业、爱情、名利等等,都是人们不可缺乏的活着的主要内容。而在我看来,活出味道来很重要,淡泊宁静就不可无了,特别是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中保留着适度的淡泊宁静,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喜欢淡泊宁静并不意味着我的失落,也并不是意味着我厌倦了竞争、进取;不能说明自己放弃了竞争、进取,更不能说明自己对人生的逃避;而恰恰相反,是因为自己更欣赏淡泊宁静中独有的清醒、坦荡、松弛和深沉!适度的淡泊宁静能够赋予自己坚韧的进取精神和不易昏醉的品格,更能够激起自己在新的激烈竞争条件下的旺盛斗志!

 对我来说,淡泊宁静并不代表着无所作为。淡泊宁静醇美,平淡之中深藏浓重。淡泊宁静并非让自己排斥一切物欲、一切名利,一切虚荣,只是让自己消除非份之想!人倘若有了非份之想就会借助诡诈,玩弄权术,偷行骗术?这样的人活着就很难活出个味道来。他一定活得很累、很空虚,而且很悲哀!

 人的一生中,难免有失意,但也不拒绝得意。重要的是,得意之时要虚怀若谷,受宠不惊,并能与人共享一片蓝天;失意之时,清和宁静,遇挫不馁,知难而进,心中自有温馨和信念,这样的人生,活着才轻松,才自信,才活出意义来。

 淡泊宁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信仰。它与真诚共存,与意志共勉,与成功共携。只有强者才能拥有这份淡泊与宁静。

 愿自己尚未成为强者之前,首先要记取“淡泊宁静”的铭言。

宁静致远散文随笔3

 我一直感觉生活太平淡,如杯中的白开水,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也没有浓烈的香味。

 它淡淡的,像一株寒天下的冬菊,蕴秀临霜,清素婷幽。一束窗外的阳光,透过花房的玻璃窗,暖暖地照在木制的花台上,一朵朵绽放的菊花,就那样的淡雅着、清香着,仿佛世间的一切,就是为了它的花容而静止了。

 我因这样的淡,而感受到生活好像失去了繁花的香气,它怎能这样的单一,这样的宁静,尤其当夜色阑珊,沉静得连星星说话的声音都那样清晰时,这种思绪,就会更加的浓烈。

 起身,拉开青花淡紫色的窗帘,一轮清瘦、明亮的新月,远远地挂在夜空里,几颗稀廖的星星,零散在四周,亮亮的、一闪一闪的,显得这一夜色越发的清凉。望着如雪染的月光,轻轻地映在我的小轩窗上,打量着窗内凝思的我,会不会因它铺满了室内的白墙,让我这样的伤感、惆怅。我知道这不是月光的错,它只是衬托了我寂寥的心态。

 时常我会翻阅一些唯美的'文章,有许多是赞美生活的,提倡生活要删繁从简,远离那喧嚣的尘缘,最好是择一幽雅的去处,来修篱种菊,让生活简约、平淡,仿佛连一粒的尘埃,都不会落染在这里,生活更多地回到了原汁原味的朴素。我不禁被这样的生活描绘吸引住了,崇尚它、羡慕它!

 我的眼前会飘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毛绒绒的青色,铺满了山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浪漫地绽放着,在那山体裂开的缝隙里,一条涓涓的小溪,唱着欢畅的歌,快乐地流下来,流进一湾湖水里,水流激溅起的水花,若盘中散落的珍珠,抛落在湖水里,一圈圈的水晕,慢慢地荡开,使清澈的湖水更加的涟漪。在湖中心的水面上,一叶扁舟、一位垂钓的老者,就那样的闲着、悠着……

 在以往,学过一些国画,会翻阅一些古文诗句,在练习一张简图后,就把一两句优美的诗词,填在花枝的留白处,然后远远地端详着,想要走进画中的青山绿水之处,觉得这样的时光,有诗一样的绮丽,自己的一生若能与诗相濡,与花草旖旎,还有那温暖的阳光日日相陪,这样恬静、安暖的时光,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本来这样清淡的生活,是我们最终的站台,可是不知为何,我还会苦苦地追求一种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美好。

 一日,乘坐公交车,车内人很多,拥挤着,还好自己在车后排挤上一个座位。车缓缓地进站了,上来两位怀抱小孩的妇女,我正想着让出座位,就听得有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让座声音,顿时车内融和的气氛升腾起来,一张张充满微笑的脸庞,宛若阳光下绽放的朵朵鲜花。我的心里突然流过丝丝的暖意,流过身体的每一部位,让人感觉真的很惬意!想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在此时又是何等的绚丽!是他们彰显了我们人性之初,是本着善良轨迹来传承的。上至古代儒学家孔子的《三字经》,它开篇即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用最简洁的文字,来呈现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我觉得在小小的公交车内,一个简单的让座动作,会带来多少人心的安暖呀!

 车内的暖,我想是已经拂过每个人的心上。侧身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让人留下轻轻的感触,微暖的冬阳,温温地照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时不时的车内散发出身体的汗臭味,俨如到了初春,但我知道这种暖,是从哪里飘过来的,它会使人忘记这是冰冷的寒冬,忘记是在颠簸的车内,仿若出生的婴儿一般,微笑着、柔软着,躺在暖暖的棉花被里。

 我曾在一位老师的文章里,也感受到同样的灿烂阳光。老师由于公事出差,来到冬日如春的南京市。刚走进这历史名城,就被幽美的秦淮河,飘逸的玄武湖,肃穆的明孝陵,恢宏的中山陵等诸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住了,让人情不自禁地要赏玩一番。由于都是外地来客,对当地一些交通地点,都不熟悉,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地人的热情和帮助,是十分的诚恳、亲切,一位普通的小卖店年轻老板,热情、真诚的帮助,使人心如春风般的温暖;整洁、舒适的公交车,不断传来提醒大家给孕妇、老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让人倍感温馨;还有甚者,为给外地人带路,整整乘出一站地的路程,还不停地叮嘱大家让个座位,这又是怎样的情意呀!我读此文章时,好像自己也亲临此事一样,让这种阳光般的温馨,充溢了我整个身心。

 一直以来是以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意,来淡看繁华的。连那遥不可及的“心如止水鉴常明”,都要努力去做。月淡风清,胸无沟壑的悠然,一时让我的心若细雨的温柔,若清风的柔软,若溪水的清明,若月光的淡白,觉得能做到像陶公一样,修篱种菊,品茶读书,不问世事,平和简洁,才算是人生世界的至美。

 但身处喧嚣的尘世,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远离它呢?看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安暖,我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内心追求的那种宁静和美好,不是让我们隐居山林,远远地避开浮躁的市声,而是让我们在内心修一扇青翠的篱墙,种一片姣好的菊园,不娇柔,不造作,不刻意,怀一份善良的平和,来处繁华的喧嚣;抒一份美好的真诚,来相交美丽的友谊。

 作家张晓风说过: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是呀,那些平凡中的生活,透着不平凡的感悟,透着善良和纯真,拥有一份美好的宁静。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真谛吧!

 我知道了,我生活的琐事,为什么感觉无色无味,是因为我渴望那份安暖,时常的出现在我的身边,像一束束的阳光,从未在我身旁滑开;像一株娇艳的牡丹,在冰雪里也能绽放得那样的妩媚。

 追求生活中一份美好的宁静,是内心深处灵魂的净化,不污浊,不虚伪,把善良纯真的笑脸,投向每个人的眸前,让整个世界都看到这样的笑容。

 夜,还是那样的静谧阑珊;月,还是那样的淡雅牙白。早早地坐在书桌前,拿起笔笺,轻轻地为自己写下一句话:生活其实很美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