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价格变动-燃油价格同比增幅
1.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2.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
3.你发现哪些东西物价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4.燃油车价格崩了,后果远比你想得严重!
5.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曾经说过:“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2020年3月9日,国际原油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跳水”,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大跌31%,原油价格降至32.14美元/桶;美国WTI原油期货最大跌幅达33%,原油价降至27.59美元/桶。但在随后的3月11日,经历突然暴跌的美股市场反弹回升,原油价格得以稳定。而如此大起大落的油价波动则源于3月6日的一场石油大壕之间的谈判。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当中就包括因全国停工及消费因素导致石油延伸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下滑情况。为保证原油价格稳定,OPEC+在3月6日下午的一场第8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减产商议,旨在缩减原油供给保证稳定的原油价格,但俄罗斯拒绝了这项提议,最终谈判破裂。在3月9日OPEC开始对出口原油进行“打折大促销”,试图通过石油开采成本差来迫使俄罗斯接受减产协议,因此就造成国际原油市场股票集体跳水的状况出现。这是继2014年美国沙特石油战争后,原油价格首次跌破30美金/桶。
不得不说,这就是石油大壕之间的战争,以千亿乃至万亿计的战争成本。但回归到我们的本土环境,中国是世界上原油进口最大的国家,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50572万吨,同比增长9.5%;但实际上,中国的石油产量同样不低,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扭转连续三年下降势头,达1.91亿吨,同比增幅为1.1%。
但基于国内石油质量和开采难度带来的高成本,进口原油更能满足国内的市场经济性,加上国内庞大的消费体系,因此也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原油进口量第一的国家,这也意味着国际油价动荡对国内市场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目前国际原油形势并不稳定,但假设此次沙特执意要打石油价格战,对于与石油衍生产物紧密挂钩的汽车行业会受到什么影响?OPEC“以本伤人”的背后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
每逢国际油价出现大波动时,国内消费者最关注的莫过于国内燃油价格的变化,毕竟与原油产物相关且对我们生活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燃油问题。那么此次油价波动,会否影响到国内燃油价格走向呢?很显然是一定的,但相对的,实际影响却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如果直面原油价格浮动而对国内相关产业进行直接调控,将会受到相当巨大的影响,当中存在的巨大不稳定性会使国内经济出现巨大的波动。所以国内对于原油延伸原料价格存在相应的调控机制,而与燃油价格相对应的,就是成品油调价原则。
在成品油调价原则中提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首先这就保证了国内油价不会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受到波及,但同时又保持着国际的原油价格平均走势,有力保证国内油价走势平稳,对于我们的好处是免于面对突然暴涨或暴跌的燃油成本。而此次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在某程度上会对国内燃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实际影响有多少,就看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双方究竟能将原油价格打压到什么程度。
不过以昨天美股大幅反弹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的原油价格走向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此次沙特持续执行价格策略,会对我国的燃油价格有什么影响呢?这点可以参考2014年美国和沙特进行石油战争时,国内的油价调整一览表。
由此可见,即便原油价格一跌再跌,但燃油价格调控幅度都不会太大,所以对于个人用车而言,这种影响变化带来的感觉不会太过明显;但相对的,对于各类出行和运输业来说,这种好处对于它们而言会明显一些。与此同时,与原油衍生原料有着密切关系的汽车制造业也会受此影响。
石油的衍生原料非常多,多到可以覆盖我们的全方位生活,例如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被炒得火热的医用口罩,其中的核心材料-熔喷布就是通过石油衍生原料而来的产物。还有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塑料、身上穿的锦纶、腈纶衣服、路上铺的沥青、家里烧的燃气,就连嘴里嚼的口香糖都源于石油衍生的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原料。可以说石油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这也意味着石油原料也是大量的制造业的依赖。
在一辆汽车里,除了金属和真皮外,极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源于石油制品,例如汽车前保险杠所用的胶板就是由聚丙烯而来的塑料,还有车辆的隔音材料、车内的塑料板、人造革等零部件的原料都是石油衍生物。而随着原油价格变动,也意味着供应商的零部件制造成本在变动。
但基于新冠疫情影响,延期复工导致供应商产能出现断层,零部件供不应求的情况越加明显,加上在去年原已萎靡的市场情况,在最近一年里,汽车供应商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有不少供应商都处于奔溃的边缘。但如果此次原油价格战能持续进行,对于供应商而言是一次制造成本的降低,在某程度上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而且如果供应商们能够扛过此次国内的新冠疫情影响,在下半年或许会迎来另一波反弹崛起的机会。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4.28万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4.61万亿元,且成逐年上涨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30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超过10万家的中小汽配生产企业。而且根据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中国以7家上榜居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位列全球第四。可以说,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美、日、德三国基本垄断整个汽车产业链核心部分。
这就意味着中国零部件产能对于全球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疫情影响,如今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产能问题已经对海外国家造成相应的影响。根据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表示,由于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缺乏,巴西汽车制造商可能不得不在4月份停产。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失去中国零部件供给,意味着全球汽车市场可能会面临汽车停供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另一个机遇。
目前国内的疫情已经逐步受到控制,各地企业也逐渐复工,制造业产能也会逐渐恢复。在短时间内,国内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情况,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种情况将刺激市场获得进一步反弹,但基于去年的市场形势看,这种报复性消费行为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只能说为车企们赢得一次“疫后补偿”的机会,但在消费回复平静时,这些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出路在哪呢?海外市场或许是它们的出路。
从时间来看,如今国内疫情稳定,但国外疫情却在进一步蔓延,这就意味着国外的生产企业极可能会如我们之前一般,进入停摆阶段,因此也将形成产能断层;而这个断层很可能会由产能已经恢复的中国制造业来弥补,这也为国内的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更巨大的出口商机,而原油价格下跌,也将会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原料储备。
从预期来看,若价格战持续执行,燃油价格下调是迟早的事。而相对的,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油价降低意味着燃油车的出行成本将得到下降,虽然国内有“地板价”限制,但随着出行成本差距缩小,新能源车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缩减,这也可能激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新能源汽车股票,造成新能源汽车股价下跌。
而在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车企在布局号称“万亿”的中国新能源气场,当中就包含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福特等知名车企,如果在此次的石油战中因为燃油价格下跌而因此投资者的恐慌,那对于这些车企而言无疑是相当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于现在的国内那些靠融资起家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一波致命打击。
石油之所以能被称为液体黄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其衍生产物能够串联在全球经济命脉中,因此它的价格高低也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原油进口大国而言,稳定的原油进口量才是关键所在,因此也有了之前的中俄石油供应协议和与伊拉克用铁路换石油的举动。不过对于与石油产物紧密相连的汽车行业而言,原油价格的浮动对于它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带来的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打击。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分析人士认为,美国2月CPI数据表明,美国物价水平持续增长,凸显美国通胀形势仍未见顶。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1周四(3月10日)纽约时段盘中,北京时间21:30,美国方面公布了市场关注的2月CPI数据,结果该数据表现符合预期,且续创40年新高。数据公布后,现货金价短线维持在2000美元附近窄幅波动。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年率未季调实际公布7.90%,预期7.9%,前值7.5%;美国2月核心CPI月率未季调实际公布0.50%,预期0.5%,前值0.6%;
美国2月CPI月率季调后实际公布0.80%,预期0.8%,前值0.6%;美国2月核心CPI年率未季调实际公布6.40%,预期6.4%,前值6%。
美国2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7.9%,续创40年来新高。美国2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8%,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2002年2月至2022年2月的美国CPI走势 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CPI数据对于市场而言尤为重要,这将是美联储3月会议之前所要考虑的最后一份重要经济报告。不过,无论数据表现如何,外界都已普遍预计美联储此次会议将25个基点,这也将是该联储迈出的一系列紧缩举措中的第一步。
分析指出,有些人原本预期2月会是整体通胀年率的高点,但乌克兰情势的冲击已经推动了3月油气价格走高。汽油价格在2月的最后几天就已有所上涨,足以将我的总体CPI环比预测提高十分之一,达到+0.8%,但油价上涨的大部分的痛苦还要等到3月和4月才会感受到。
分析指出,之前曾预计今年的通货膨胀将由服务业推动,但现在看来,至少在短期内将由能源价格主导。
报告显示,2月食品价格通胀较1月暂时趋软,但任何放缓都将是暂时的。随着奥密克戎疫情导致破坏后经济再平衡,对接待服务业的需求回升,可能推动服务价格上涨,包括餐厅用餐和其他外食消费的价格,而乌克兰形势恶化现在也将扰乱供应链。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小麦出口总量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乌克兰还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发达经济体整体通胀增加0.2至0.4个百分点,在家用餐的食品成本今年将持续上升。此外,包括房租在内的居住类成本过去几个月一直升高,而且预计会在可预见未来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分析表示,通胀暂时见顶的预期可能存在风险,油价冲击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导致通胀预期上升,随着价格压力的扩大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导致工资加速上涨,通胀预期再度上升可能会加剧人们的疑虑,担心通胀压力上升可能会更为持久。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证词演讲时曾表示,鉴于乌克兰战争影响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将谨慎行事。但他同时也指出,如果通胀率更高或持续高企,美联储将准备在一次或多次会议上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超过25个基点。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2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9%,创1982年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较1月明显扩大,凸显美国通胀压力仍未有缓和迹象。2月物价大幅攀升主要受能源、住房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4%,为1982年8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具体来看,美国2月能源价格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25.6%。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上涨6.6%,同比上涨38%;燃料油价格环比上涨7.7%,同比飙升43.6%。
此外,美国2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7.9%,创1981年7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同时,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4.7%,创1991年5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二手车价格环比小幅下降0.2%,同比大幅攀升41.2%。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2月CPI数据表明,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引发全球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之前,美国物价水平持续增长,凸显美国通胀形势仍未见顶。近期,美国汽油价格受俄乌冲突及相关制裁措施影响出现飙升。美国汽车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美国汽油价格上涨24%,接近去年全年涨幅的一半。
美国2月CPI涨幅再度刷新40年来新高3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美国2月未经季调CPI同比上涨7.9%,预期值为7.9%,创1982年1月以来同比最大涨幅,也是该数据同比连续21个月上涨。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增长 6.4%,创1982年8月以来的最大增幅,预期值为6.4%,前值为6%。
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截图
具体来看,能源价格、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均持续走高。能源价格2月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25.6%,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上涨38%,石油价格同比上涨43.6%;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7.9%,其中家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6%;而占CPI权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2月环比上涨0.5%,同比增长4.7%。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推动通胀飙升的二手车价格在2月份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根据最新数据,2月美国二手车和卡车价格环比下降0.2%,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仍增长了41.2%。当月新车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为12.4%。
数据发布后,美股三大股指开盘全线下跌,后跌幅收窄。截至发稿,道琼斯指数跌207.37点,报33078.88点,跌幅0.62%;纳斯达克指数跌192.05点,报13063.50点,跌幅1.45%;标普500指数跌38.65点,报4239.23点,跌幅0.9%。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1.974%,COMEX黄金上涨1.11%,报2010.3美元/盎司。
此次CPI数据是美联储官员下周利率决议前对通胀的最后一次重要观察。当前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美国汽油价格持续上涨,食品等其他商品涨价势头明显,对于美国通胀形势继续恶化的担忧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即将通过升息开启政策紧缩周期,试图在尽量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压低通胀水平。鲍威尔于当地时间3月3日出席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半年度听证时曾表示,支持在3月15日举行的3月FOMC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同时他承诺,美联储会不惜一切稳定物价。
你发现哪些东西物价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你好,近期你要到超市去买东西的话,会发现很多东西的价格比以前要贵了很多。物价涨的原因是有很多的1. 供需关系: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就会上涨。
2. 生产成本: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成本上升,经营者就会调高价格。
3. 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导致购买力下降,商品价格上涨。
4. 天气变化:天气异常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进而影响到食品价格。
5. 政策调整:政府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商品价格,例如加税、禁令等。
总之,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以上提到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6.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增加,导致货币贬值,经济中所有物品的价格普遍上涨。
7. 物流成本上涨: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当物流成本增加时,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8. 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商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原材料,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9. 战争、灾难等因素:战争、灾难等因素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供应减少,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10. 垄断:某些市场存在垄断,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供应量和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物价上涨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消费和生活,还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都会密切关注物价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针对物价上涨的控制措施,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
1. 调节货币供应量: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膨胀。
2. 扩大供应量: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增加进口等方式扩大供应量,降低物价上涨的压力。
3. 减少税收:适当减少税收可以降低商品价格,促进消费。
4. 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措施,限制商品价格上涨。
5. 加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6. 发布信息:及时发布物价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并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同时,政府和市场主体也需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产能和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外,消费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物价上涨:
1. 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合理规划消费预算。
2. 寻找替代品: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3. 囤积货物:可以在物价尚未上涨之前囤积一些必需品,避免价格上涨后无法满足需求。
4.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可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从而降低能源价格上涨对生活的影响。
5. 增强理财意识:增强理财意识,合理规划投资,避免资产贬值。
总之,物价上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市场调节,才能实现稳定的物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希望能帮助到你!
燃油车价格崩了,后果远比你想得严重!
3月以来,湖北地方政府联合东风汽车公司,对旗下本田、日产、雪铁龙等本地车企推出了“史诗级”优惠活动,其中最火的车型雪铁龙C6补贴高达9万,优惠完后C6入门版只卖12.16万,性价比简直爆棚。从湖北当地4S店的反馈来看,这次活动的效果立竿见影,曾经一度滞销的C6,居然在活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虽然这次补贴是临时性降价促销活动,且销售地区并没有扩展到全国,但它却是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开端。
随着新能源车不断向低价位车型渗透,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侵蚀。具体到销量上,2022年燃油乘用车相比2021年销量直接减少了230.2万台,而新能源净增268.7万台。今年1-2月国内新车累计销量为265.7万辆,同比下降21%。其中,1-2月燃油车销量为191.2万辆,同比下降29.5%;新能源销量为77.1万辆,同比增加23.5%。可以看出,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燃油车市场在不断缩水,新能源车却没受到什么影响。因此,以东风系合资品牌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是为了帮助本地车企渡过难关,所以湖北才开始大搞汽车促销活动。
客观来说,湖北的购车补贴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限制地区和品牌的补贴政策却具有强烈的地方保护色彩。所以其它汽车大省是不会坐视不管的,比如吉林就针对一汽系的车企提供了补贴,广东则给广汽系的车系有额外补贴政策,最终的结果就是从地方保护演变为燃油车集体大降价。
比如一线品牌降2万,二线品牌就降4万,三线品牌还要降更多。这种踩踏式的降价把过去多年燃油车的定价体系彻底打乱了。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燃油车的价格认知会长期停留在降价时期,传统合资燃油车在消费者眼中不再值钱,日后车企再想把价格提上去,市场可能也不会买单了。
迫于销量压力,未来这些降价车型不得不以价换量,为了保证利润,车企只能用偷工减料的方式压缩成本,不仅导致消费者买到的产品越来越差,还会让品牌过去多年建立的良好形象崩塌,甚至有些车型干脆彻底停产断代,不再更新。也就是说,这次集体大降价虽然是临时性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加快了燃油车的衰落速度。
与此同时,新车接连不断降价,也让消费者认为,新车的价格会持续走低,随着市场对降价预期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准备买车的人推迟计划,新车销量很可能经历了补贴带来的短期繁荣后,又再次跌到谷底。
所以原来计划靠补贴消化库存、扭转财务状况的企业,刚刚喘一口气,就又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市场形势。即便财务状况好转的车企有意稳住价格,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车企也无法配合,就像这次湖北东风系的购车补贴一样,外省的车企本来还想咬咬牙坚持一下,结果东风自己先挺不住了。
要知道,在消费者的眼中,只要价格便宜,品牌知名度差、产品缺点再多那都是不是事。毕竟现在有句名言: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所以在二、三线品牌与一品牌价格相差悬殊的前提下,一线品牌的忠诚度和号召力将会变得一文不值,只有降价才是真理。
另一方面,燃油车价格崩盘很快会把压力给到新能源车这边。按照过去的行业预估,2030年纯动车的成本才可以跟燃油车持平,但是今年燃油车大降价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让了出来,一下子拉开了与新能源车的价格差距,进而削弱了新能源车的吸引力。在同样的尺寸、配置面前,燃油车如果价格比新能源车便宜了一大截,对于预算不多的用户来说,显然会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燃油车。所以今年燃油车的大降价,不仅是在卷自己,也是在卷新能源车。
新车价格崩盘,自然也会影响到二手车市场的行情,毕竟一辆车的二手保值率,向来都是跟新车成交价紧密相连的。最近燃油新车价格大跌,二手车商在收车时一定会往“”里压价,毕竟谁也不敢保证燃油车价格不会继续下滑,二手车商肯定不想收来的车砸在手里,这也会直接导致目前已经持有燃油车的车主们,未来如果想要卖车,会面临很严重的汽车贬值问题。
至于已经进入市场流通的二手车自然也不能幸免,毕竟一些降幅较大的车型,目前的新车价格甚至比当初车商收车的二手价还便宜,为了不让车辆砸在手里,车商只能硬着头皮赔钱甩卖。以这次降价声量最高的雪铁龙C6为例,去年在二手市场上,1年车龄的C6 400THP舒适版收车价格为14万,但是现在新车优惠完才卖13.68万,比二手车还便宜。
所以一些二手车商看到新车大降价后,马上把C6?400THP舒适版价格下调到12.68万,当然也有一些商家不忍心割肉,依然在网上挂着13.98万的价格卖。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后,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二手车商可能都不敢碰C6了,即便是胆大敢收C6的车商,也会大幅压低收车价格,C6从此会变成一款非常不保值的车。
值得留意的是,这次地方补贴名单中不乏丰田、本田、日产这些一线日系品牌。过去,日系品牌给用户树立了保值的形象,甚至为了维持住这一形象,丰田、本田甚至宁愿销量低一点,都不愿意降价,以此来保证新车价格稳定。
正因如此,以前日系合资车的保值率一直比国产车高,再加上早期日系车确实更加出色的可靠性表现,才造就了这些年合资车更高的溢价能力和品牌认可度。这里我们不妨以本田UR-V举例,这款中型SUV虽然销量不高,但终端优惠力度并不大,新车价格非常稳定,所以UR-V的3年保值率高达79.56%,仅次于丰田汉兰达。
但由于近两年日系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疲软,连丰田、本田的热销车型都开始在终端有了比较大的优惠。这次突如其来的官方补贴,更是进一步对日系车的价格产生了很大冲击。比如今年湖北地区的本田UR-V,直接降了6.8万,原来1年车龄的二手UR-V 370TURBO两驱尊雅版的收车价高达23.08万,但是现在新车只卖21.18万,比二手车收车价还低!所以UR-V这类日系车的处境与前面提到的雪铁龙C6是非常相似的,它们的二手车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可能跳水。而失去了保值这块金字招牌后,日系车想要靠燃油车维持高溢价会越来越难。
相比之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较快的国产品牌,在此次价格战中损失较小。以比亚迪为例,插电混动宋PLUS车系目前官方优惠只有6888元,纯电动车海豹优惠也只有8888元,与合资燃油车动辄几万的优惠相比,国产品牌降价简直少的可怜。也可以看出,国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主导权,在这一波踩踏式降价中,确实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今年燃油车集体降价,既是被迫自救,也是对新能源的绝地反击。但不管怎么说,燃油车降价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时间的低价确实可以换来销量的增长,但消费者心中原本属于合资燃油车的高价光环,却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这次大降价活动本质上是在加速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灭亡,各大车企除了尽快朝着新能源转型,已经再无退路可言。2023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燃油车逐渐丧失历史地位,国产新能源飞速崛起,这样的变革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萝卜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2022年7月5日起,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再次上调。为帮助用户降低出行成本,各大旅游平台也推出了相关优惠活动。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16月30日,多家国内航司发布通知称,自2022年7月5日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
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
这是今年2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第五次涨价,并且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目前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征收,采取的是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因此,燃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航司征收燃油附加费的标准。
2019年1月5日,航空公司曾暂停收取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之后的两年多以来,旅客乘坐国内航班,只需要支付机票费用与50元民航发展基金即可出行。
直到进入2021年,航空煤油价格又进入了上行通道,因此停收两年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于11月5日开始复征,但两个月后,燃油附加费又因为油价的下跌而取消,但一个月后又恢复征收。
近几个月以来的国内燃油附加费连续上调,与前段时间燃油价格的持续飙升不无关系。
据隆众资讯,截至6月24日,新一轮采价周期内,新加坡航空煤油2022年7月份进口到岸完税价格预计为9841元/吨,而年初只有4700元每吨。
因此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目前也承受着十年以来的最高燃油采购成本。
多家上市航司在其2021年的业绩预告中提到的亏损原因,就包括油价等刚性成本的攀升。对于2022年,多家航司也认为燃油价格大概率会维持高位。今年前两个月,民航全行业亏损222亿元,4月更是亏损达到历史新高。
不久前,国家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通过5条民航业纾困措施,10条普惠性纾困措施来进一步为民航纾困,其中就包括降低航油成本。
据记者了解,目前民航局正在协调相关部委落实《若干政策》,并督促中航油尽最大努力争取贴水优惠,进一步调整完善航空煤油销售价格政策。
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上调燃油附加费能否覆盖燃油增加的成本,与客座率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各地疫情反复及不同的管控措施,一直在影响航空出行,航司要通过提高燃油附加费甚至票价来应对燃油成本的上涨并不容易。
不过进入五月后,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民航航班也开始反弹,进入6月后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单日航班量由月初的6489班增加到最高10609班,单日旅客运输量由月初的44.5万人次增加至最高89.6万人次。
来自航班管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中国民航执飞航班量近5.7万班次,日均航班量8134班次,环比上周上升10.3%,同比2021年下降28.2%,航班执飞率为52.0%。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26月30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同程旅行获悉,该公司已接到多家航司通知,自2022年7月5日起,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再次上调。上调后的燃油附加费已经突破历史最高值。
7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收取标准将调整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这是今年2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第五次涨价,至此,国内航线燃油费收费标准全面突破2008年7月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800公里以上航段150元)。
为帮助用户降低出行成本,各大旅游平台也推出了相关优惠活动。同程旅行推出了燃油费次卡,用户购卡后可分三次抵扣总计150元的'机票燃油附加费。数据显示,近一周飞猪机票预订量增长2倍以上,暑期出行需求显著回升。飞猪方面表示,近期将推出机票燃油费补贴,包括燃油费5折、3张燃油费折扣券等活动,补贴时间为7月4日-8月31日,覆盖整个暑期。
近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暑期出行旺季来临,商务旅行、返乡探亲需求与暑期休闲度假需求叠加,机票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面对这一情况,同程旅行推出了燃油费次卡产品:用户在预订机票时购买88元的燃油费次卡,可以分三次抵扣总计150元的机票燃油附加费。
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燃油费次卡适合出行频次较高的用户。用户通过同程旅行APP或小程序预订机票时,可以在机票下单页面中自主勾选购买。近期同程旅行还将根据用户需求,对燃油费次卡进行产品升级,为用户提供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出行产品。
今年1月5日(出票日期,下同),国内航线取消了燃油附加费的征收。2月5日,燃油费恢复征收,800公里以下和以上航段分别收取10元和20元。此后的每个月,航空燃油费持续上调。
航空燃油费5日起将涨价,创20年来新高3同程旅行、飞猪等旅游平台6月30日发布消息称,据接到的航司通知,自2022年7月5日(出票日期)起,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上调。国内航线燃油收取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
这是今年2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第五次涨价,至此,国内航线燃油费收费标准全面突破2008年7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前,6月5日起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上调,调整之后燃油附加费相比年初上涨7倍,对于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8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40元。
记者搜索显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飞行距离为1262公里,按规则成人单程机票将收取200元燃油附加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飞行距离为620公里,按规则成人单程机票将收取100元燃油附加费。
由于供应紧张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国际油价从2月以来涨幅明显。在过去半年时间内,国际油价几经起伏,但整体呈大幅攀升趋势,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从2月恢复征收后,经历了多次调整征收标准,5月5日在“破百”之后再度上涨,6月5日和7月5日再次上调。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暑期出行旺季来临,商务旅行、返乡探亲需求与暑期休闲度假需求叠加,机票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各旅游平台也推出了针对性的燃油费产品。
同程旅行方面表示推出了燃油费次卡,用户可以在机票下单页面中自主勾选购买,适合出行频次较高的用户;飞猪方面表示近期将推出机票燃油费补贴,包括燃油费5折、3张燃油费折扣券等活动,补贴时间为7月4日至8月31日,覆盖整个暑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