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下跌利好化肥吗-原油价格大跌意味着什么
1.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2.经济危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3.石油暴跌利好哪些股票
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不会。
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油价的持续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原油价格的涨跌会对很多细分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信用债的后续表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行业。这里尝试着探寻油价变化对不同化工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对于其他化工行业,煤化工业务多数由煤炭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单独做煤化工的企业并不多;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1.煤化工:油价上涨利好新型煤化工。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制电石、煤合成氨,而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质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质乙二醇和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生产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对传统煤化工影响不大,而对于新型煤化工却是有利的。
2.塑料:树脂和塑料加工利润空间被挤压,下游加工受损更重。塑料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以塑料制品为主营业务的轻工业,一方面,下游塑料加工行业的需求端多为房地产、汽车等较为强势的消费方,油价上涨带来合成树脂成本的提高较难转嫁给需求端;另一方面,行业中多为中小企业,整体体量巨大,进入壁垒低、可替代性强,低端塑料的同质化竞争较激烈,成本的提高将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树脂来说,油价上涨同样是负面影响,但议价能力相对好于下游加工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一些。
3.化肥:间接拉动需求,但成本也会承压,整体影响不大。油价大幅上涨可能会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需求,从而促进农药化肥的需求回升,不过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期,并且在油价回升幅度不大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油价和天然气的替代关系,油价回升的同时也将带动天然气价格回升,这对于气头化肥生产商可能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综合来看,油价上涨对于化肥行业影响不大。
4.橡胶:合成橡胶成本上行,天然橡胶需求回升。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石脑油裂解或者裂化的产品,诸如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所以当油价上涨时,合成橡胶成本端自然面临上涨的压力。而此时对于原料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天然橡胶来说,成本端并未受到影响,作为替代品,天然橡胶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
5.纯碱:需求与成本均与原油关系不大,几关系乎不受油价影响。制造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原盐、合成氨和石灰石等,均与油价没有直接关系,而纯碱下游需求主要包括玻璃、洗涤、印染、氧化铝等行业,需求也基本不受油价影响,整体上来看,油价的上涨对纯碱行业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6.氯碱行业:乙烯法受损,电石法受益。乙烯法PVC的重要原料乙烯是石脑油裂解产品,所以PVC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产业链上相隔较远,所以PVC价格变动往往滞后于原油价格变动。例如2014年6月份原油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但是PVC价格的大幅下跌到14年12月份才开始显现。虽然从机理上来说,原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乙烯法PVC价格上涨,但中国由于多数PVC产能是电石法,所以整体成本并不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出现明显上行,导致相比较于原油来说,PVC涨价弹性不足,进而引发乙烯法PVC盈利恶化。
经济危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化工市场诸多产品价格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4100~42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吨,每吨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2.86%,令人瞠目。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当属硫酸,短短的1~2个月里,国内硫酸的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吨,2400元货值的产品每吨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达166.7%,跌幅之大不仅是惊心动魄,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我国化工领域传导,以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化工基础原料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价格一落千丈。短短1~2个月,遍数国内化工所有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历史价格的高位进行跳水,于此同时,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产品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涨库、销售困难,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三季度我们关注的重点公司业绩增速大幅放缓。假发龙头瑞贝卡对美欧的出口收到影响,全年的业绩增长减少到20%;而ML材料龙头广东榕泰由于下游出口减少,导致公司全年增长50%的预期落空。
上一周,国际原油价格在大幅度下跌后出现了反弹,WTI原油价格上周五收于67.81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7.38%;Brent原油价格收于65.1 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5.58%,国际天然气价格微跌了0.95%;乙烯、石脑油价格跌幅依然较大,单周跌幅分别为28.57%、22.3%。
化肥、农药:上一周,国内尿素价格跌至1850元/吨,一周跌幅为5.13%,草甘膦价格再度出现了下跌,单周下跌12.9%,国内钾肥价格下跌了1.15%,磷肥价格则保持不变。
两碱:上一周,PVC及电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乙炔法PVC下跌了5%,乙烯法PVC价格则下跌4.76%,电石价格下跌5.56%;纯碱价格下跌3.13%;烧碱价格则保持不变。
化纤:上一周,化纤产品原料继续下跌,对二甲苯下跌了11.54%,PTA下跌15.79%,PET切片下跌15.33%,PA66切片微跌了5.24%,PA6下跌了8.95%,粘胶短纤下跌1.61%,PTMEG的价格微跌了1.61%,氨纶40D价格则没有变化。
醇醚:上一周,醇醚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甲醇单周跌幅14.89%,二甲醚价格下跌15.56%。
橡胶:上一周国内丁苯橡胶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单周跌幅达11.43%,天然橡胶价格则微跌了0.68%。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的下游几乎都没有了需求,化工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石油暴跌利好哪些股票
石油跌利好的股票如下:化工行业:许多化工产品与原油价格挂钩,防护材料需求短期爆发,聚烯烃产业链受益。我们可以关注改性塑料、PDH项目和煤制烯烃。其中,金发科技、道恩、东华能源、宝丰能源等个股涨势不错;化纤板块:在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炼化化纤产业链下游优于上游。交通板块: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有利于航运、海运等原油消费板块的交通行业。其中,板块股包括招商船、中远海能、宁波海运、中远海能等。
原油下跌有利好航空、汽车、石油化工和石油仓库企业,对航空公司来说原油下跌可以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原油越下跌业绩越好。现在的汽车都是燃料车,所以石油价格便宜,汽油价格也相应下降,消费者对燃料车的需求也在上升。因为石油化工和仓库的原油价格下降会降低化工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仓储成本。
1、石油暴跌利好航空,对于低油价来说,无疑是最有利于石油行业的,比如交通运输。行业景气度与油价呈显着负相关。尤其是在航空业,燃油成本已经占到航空公司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油价下跌无疑对行业有利。与油价下跌相关的受益股:华夏航空(002928)、601111(国航)、600115(东航)、600029(南航)、601021(春秋航空)、600897(厦门机场)、600004(白云机场) ), 603885(幸运航空)。
2、下游化工,油价下跌对成本不透明且对下游有一定议价能力的企业普遍利好。例如,在化肥行业,国内生产化肥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煤炭、天然气和重油,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都非常高。化纤是由合成纤维单体聚合物制成,原材料价格对油价波动非常敏感。塑料制品行业以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础石化产品为原料,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受油价变动影响较大。整体来看,化工和塑料行业的成本也将受益于油价的下跌。
3、油价暴跌的原因很可能是受COVID-19的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充足,但需求大幅减少。也可能受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当美元升值时,原油等部分商品价格可能下跌;全球经济发展暂时下滑也可能影响原油价格的下跌;突发事件和政治因素的出现也将导致原油价格下跌。
4、原油配额也可称为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许可证,是指非国家直接经营的原油贸易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口的原油许可证。通常在一年内。由于原油进口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超过配额限制,超额进口没有办法通过国家海关的查验。除非原油公司向国家缴纳超额税款,否则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进口原油。对于非国家直接经营的原油企业,通常要求具备一定的石油储备能力、相对稳定的销售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
5、期货市场原油暴跌。 WTI和布伦特原油是期货市场的两大重要标的,也是市场油价的基准。布伦特原油产于北大西洋和北海的布伦特地区。 WTI是美国原油。今年以来,WTI和布伦特原油多次暴跌。布伦特原油下跌 4% 至 25.42 美元/桶。期货市场原油暴跌,是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最直接反映。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导致供需失衡。石油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增加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现在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放缓,需求弱于预期,导致供需失衡,进一步推动原油市场进入熊市。主要产油国经济政策。欧佩克+同意自2019年1月起进行为期6个月的新减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