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走势调整表-国际油价走势调整
1.国际油价涨还是跌
2.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3.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国际油价涨还是跌
截至2021年12月27日,可能出现上涨、下跌或搁浅调整。现在还不好说。
12月份,有三次油价调整。前两次油价统计,油价全部下跌,现在已经进入本月最后一次调整。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这使得新一轮油价调整成为一种预期中的上涨状态。如果接下来国际油价继续上涨,那么本周油价很可能还会上涨。
12月31日24: 00将进行12月最后一次油价调整。这次油价调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开始向上,然后超过下调红线,再回到下调红线。又回到了向上的方向,所以有上涨、下跌、搁浅的可能。
成品油调节机构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原则是“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即根据国际油价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国内成品油价格。十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累计上涨,国内油价调整一次。十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国内油价调整一次。
但当汽、柴油提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相当于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时,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调整,在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外围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资源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与合理价格区间
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伊朗核危机升级等,油价达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产油区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仅个别地区达到24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在25~45美元之间较为合理,在这个区间内,石油公司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能够承受,替代产品利润微薄,对石油公司发展最为有利。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还存在,不可预见因素还会突然出现,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因素有:美国、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欧佩克的“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中国、印度、韩国等不断增加石油储备等。
制约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经济滞胀或经济危机;替代产品开发利用的成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变暖。
三、投资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多少,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储采比因素有关。在石油需求强劲、价格居高、储采比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会稳定增长,这对探明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对于天然气而言,目前储采比很高,需求增长不快,价格偏低,石油公司为减少勘探资金的占压,投资热情较石油要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