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油价下跌-胜利油田2020年产油量
1.胜利油田的发展历程
2.报道称胜利油田等国企也出现用工荒现象,年轻人不愿当劳务工,如何看待?
3.我国十大油田是哪些呢?
胜利油田的发展历程
胜利油田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速战速捷,到1978年,全油田原油产量上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
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象“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脚”。胜利油田的科技人员和职工,“一分为二”认识断层,破除“断层有害”论,像查“楼房”、查“房间”一样,搞清断层和油层的特点,高水平、 高效益地勘探、开发了东辛、滨南、河口、临盘等地区的复杂断块油田。1968年5月18日 ,3205钻井队钻探的渤2 井,获日产13.2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孤岛油田。孤岛油田含油面积85.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7亿立方米。1971年3月,投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凸起,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孤岛油田的发现,开创了中国石油勘探史上凸起找油的先河,破除了突起无油的禁区。孤岛油田是胜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全国高效开发油田,1992年最高年产量474万吨。
自1981年开始,国家对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推动胜利油田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八十年代中期的孤东、滨海开发建设会战,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91年达到3355.19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在3000万吨水平上保持稳产至1995年。随后进入战略调整期,1998年的原油计划产量为2730万吨。特别有意义的是,“八五”以来,油气勘探开发大步向海上挺进,实现了由陆地向海上跨越,形成了陆海并进的格局。
1993年埕岛油田投入开发,2000年海上建成245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6年2月17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官方发文表示,公司在2016年的技术开发座谈会上表示,2016年将整体关停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油田。
之所以关停,原因在于国际油价远低于预期。国内原油开采成本与国际油价的差距让胜利油田在2015年首次陷入亏损,全年亏损超过92亿人民币。2016年1月份,国际油价一度跌至12年新低,这也直接导致胜利油田1月份亏损29亿元。
根据胜利油田官方微信号的文章,如今将要关停的4个油田,在胜利开发的70个油田中,开发效益排末尾,分别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和滨州市,隶属于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小营、乔庄)、河口采油厂(义和庄)和东胜公司(套尔河) 。按目前油价,四个油田关停后,预计可以节省成本1.3亿元,减亏2亿元。
报道称胜利油田等国企也出现用工荒现象,年轻人不愿当劳务工,如何看待?
胜利油田作为典型的传统能源国企(央企中国石化的特大型二级分公司,比大一型企业还高半格),一线用工模式的转变以及带来的复杂矛盾,也是各类央企和国企普遍的深层次问题,具有非常鲜明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胜利油田作为国内第三大主力油田(曾经是第二大),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典型的“老、大、特、旧”国企。胜利油田(全板块口径)号称有职工家属50万人。提问中的胜利油田,一般指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即:十大采油厂等上市的优良资产),大约在册职工20万,其中,劳务派遣制员工应该占50%以上。
胜利油田作为央企,用工(定员)和工资(总额)都是执行“四定”机制,用多少人、发多少工资,由上级核定。胜利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综合成本(完全成本)越来越高。石油开采的成本几乎是刚性的,那么,要降低成本,压缩人工成本就成为主要途径。油田的人工成本至少占石油开采成本的30%以上。
那么,压缩人工成本,一条路是减人,一条路是降薪。给在职的员工降薪是一条不可能的办法,那么,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员工分成正式员工和劳务工、外包工的三种身份。正式员工的工资走的是工资总额,劳务工的工资走的是劳务费,外包工的工资走的是经营费,就可以有效避开“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的限制。
这是历史大背景:正式员工的工资只能涨不能降,那么,在招工的时候,就招劳务工,给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工资,这就解决了用人和工资的难题。那么,按照上级规定,劳务工只能从事三性岗位(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也就是说从事最辛苦的采油、巡井、作业、门卫、保洁等低薪职业。那么,这种岗位又脏又累又辛苦收入还低,谁愿意干呢?就是农民也不愿意干了。
还有一个历史大背景。自2010年以后,上级给胜利油田提出的正式员工只减不增的要求,所以,胜利油田只能招聘主体专业的应届生(石油地质、石油勘探、石油工程等),通用专业和其他专业基本都不招聘了。刚才说,胜利油田广义上有50万职工家属,每年的职工子女毕业后有2-3万人想就业。这2-3万的子女中,学主体专业的只占少数,80%的子女无法招聘进来,面临员工期盼的很大压力。于是,胜利油田拿出一线岗位招聘劳务工,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些子女都是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做劳务工之后,收入比较低,久而久之,职工子女都不想回油田当劳务工了。
劳务工的使用,严重冲击了同工同酬。同样的岗位,正式工年薪10万,劳务工只有3-5万元,而且干脏活累活的都是劳务工,引起了劳务工群体的不满。2016年,国家又出台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的政策,要求劳务工占比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一些银行就把劳务性质的柜员转成了正式工,但是,如果油田也把几十万的劳务工转为正式工,人工成本是无法承受的。于是,他们把劳务工又转变成业务外包身份。
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有三点:
第一点,胜利油田的开采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与国际油价倒挂,上级不让他们招聘正式员工,以便控制生产成本。随着员工的年龄老化,油田又需要补充员工,他们只能招聘劳务工。国家不容许劳务工使用太多(不能超过10%),他们就转变身份招聘,招聘大量业务外包工。
第二点,油田使用劳务工和外包工的出发点,就是减少人工成本。劳务工和外包工的收入怎么能提高呢?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低收入的劳务和外包岗位,年轻人当然不想去了。如果要求油田给劳务工和外包工涨工资,生产成本又承受不了。所以,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问题。
第三点,劳务派遣模式,是舶来品,实际上并不符合国情。国人不喜欢被人为地划分不同的身份,关键是不同的身份享受的薪酬福利差异很大,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等矛盾。因此说,劳务派遣制度和业务外包制度,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用工模式,理应取消,让企业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国十大油田是哪些呢?
中国的十大油田每年的排位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以2019年国内油气田产量来做一次排名,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最新的十大油田都有哪些。
1. 中石油长庆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5700万吨
长庆油田算近些年新崛起的一块油田,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长庆油田探明的储量占到全国年度新增储量的1/3以上,未来的发展潜力依旧十分巨大。
2. 中石油大庆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4363万吨
大庆油田可能是中国最有名的油田之一,2019年是它发现的第六十周年,累积产出原油24亿吨,并且创造了最高27年稳定高产的好成绩。
3. 中海油渤海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3000万吨
这块油田在2019年的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当年就实现了年产3000万吨的好成绩。由于这块油田发现的时间不长,很多基础设施都在紧张修建的过程中,未来的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850万吨
塔里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的重要接替区,已经成了我国陆地上第三大的油气田,产量连续三年超过百万吨的增长。2020年是塔里木油田是否能突破年产量三千万吨的最重要的一年,将会新开超过250口油井,目前看实现目标没有任何问题。
5. 中石化胜利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400万吨
这个油田比较悲催,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保持亏损状态,直到2019年才全面的实现盈利。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今年又面临着亏损的风险。不过从2019年开始胜利油田优化了产业结构,2020年还是值得期待的。
6.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139万吨
在2019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过了27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5%以上。虽然石油的产量略有不足,但是天然气产量一直在全国保持前列,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7. 中海油南海东部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500万吨
2019年对于南海东部油田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它完成了对新疆油田和陕西延长石油的超越,一举跃居为中国第七大油田。目前中海油制定了?七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25年将产能提高到2000万吨。
8. 中石油新疆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480万吨
这个油田是中国北疆以及西二线最重要的天然气供应中心,在2019年新疆油田较去年原油产能净增超过一百万吨,净增幅度居国内油气田首位,成绩十分亮眼。
9.?陕西延长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12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延长油田在去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突破了1.35亿吨,并且在页岩油以及致密油的开发中均取得了突破,未来这两块将成为延长油田的新增长点。
10. 中海油辽河油田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000万吨
这算是中国十大油田中最新的面孔,根据中海油的七年规划,在2025年这块油田的产量也要突破2000万吨以上。
以上就是2019年最新的油气田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肯定还会产生变化,敬请期待2020年的最新排名。
?文:唯恋无名 ?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