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趋势

宁波油价上涨-宁波舟山油价下跌

1.记驾驶锐际第一次自驾游,杭州到舟山!

2.我国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有哪几个?

3.为什么水路运输比陆地运输便宜

4.原油运输方案

记驾驶锐际第一次自驾游,杭州到舟山!

宁波油价上涨-宁波舟山油价下跌

写下来游记自己留个纪念,也希望能给想去舟山自驾游的车友做个参考。 先来说说锐际的表现,动力很满意,高速公路上开运动模式动力十足,就是全家自驾游这种东西比较多,感觉后备箱空间不够用[冷汗] 有于要经常开后备箱拿东西,我发现脚踢后备箱自动开启的功能必须是要带上车钥匙在车后面才行。 驾驶感受 标准模式下,提速迅速,尤其在低档位时候,给点油就会立即有反馈,这块需要适应适应,和日系cvt不太一样,不敢太给油,和德系双离合前端差不多甚至来的更有力,中后段,加速也十分迅猛,在高速上面超速十分有信心,不过在低档位时候还是偶尔会有顿挫,不过特别少数,只有一两次,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油门力道问题,踩了后降档导致,有一瞬间明显能感觉到离合松开,失去动力的一瞬间。 经济模式下,就和日系车差不多了,油门踩下较深才能得到和标准模式下清踩的动力反馈,比较适合佛系驾驶,或者加班较久后下肢麻木的时候在堵车的时候用,顺带说下,自动刹停还是很有必要的,几次都是在低速下,前车紧急停车,没反应过来然后触发紧急刹停功能,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和前车亲吻了几次了。- - 不过还是不能迷信这些安全配置,开车还是要集中精神,反省反省,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运动模式下,这个是个人最喜欢的模式,驾驶起来有人车合一的感觉,所谓驾驶乐趣,无非就是我想走你能立刻马上明白我的意图,发动机提供动力变速箱积极响应,在运动模式下,你清踩油门,和标准模式的动力相比,变速箱降档更积极,立即就能获得澎湃动力,一扫旅行疲倦,将你的肾上腺素拉高一个水平,得益于给力的铝合金悬架,过弯和过坑的感觉都很良好,不会有感觉车要散架的感觉,也能给你充分的自信,而且我发现在这个模式下,如果你开启ACC主动巡航,液晶屏上面会显示福特野马的车屁股,给你感觉好像你在开速度与激情游戏一样,有点扯了,不过体验还是不错的。 另外两个雪地沙地啥的没机会体验,以后感觉了在来补充吧 槽点: 1.福特的刹车要比油门高一点,很不习惯,尤其是过一些繁华的街道闹市区,你要一直把脚放到刹车上面防止有写大哥鬼探头,就很累人,刹车灵敏度很高,有的时候因为脚麻木了,稍微踩重了一点,就立即刹停了,导致后车大哥一定会找个机会到前面别你一下出出气,这个确实是要适应的地方。 2.油耗油耗油耗,现在1300公里左右,平均油耗10个油,其实总体来说已经摆脱美系油老虎的定位了,但是和别的经济适用型车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不大了,探岳四驱版本也得7-8个油吧,混动的不比了不是一个产品,算上现在油价100公里多了15元,不过主机厂能在这上面在下点功夫优化的话,当然更好,谁都想既要马儿跑得快,最好还能不吃草。 3.空间,感觉和本田的车比较起来空间方面还是略有不足,车长和crv差不多,但是锐际是后保险扛多出来一截来算的,这个就有点不厚道了,从乘坐体验来说,前后大小还可以,宽度略短,后备箱表现平平,日常家用够用,但是也就是够用水平。 总结: 一个非常年轻的车,和他的英文名字一样 escape ,据说在美销量很好,估计老美觉得,都要跑路了,动力表现和脱困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装货嘛,老子教导我们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可贪念,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个年轻的心,那么非常适合。 开始说这次旅行了。五一前,请了年假凑了6天假期,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错峰旅行。 研究好路线,安排好行程,订好船票酒店出发。[得意] Day 1 4月25 杭州出发8:00-1:00到朱家尖 游览大青山100/人 住宿:朱家尖 Day2 4.26 三江码头—嵊泗(泗礁) 三江码头12:30开船4小时左右到达泗礁李柱山码头 16:30到达酒店 住宿:嵊泗本岛 Day3 4.27 游玩嵊泗本岛 六井潭加和尚套景区 南长涂沙滩 住宿:嵊泗本岛 Day4 4.28 12:20小菜园码头开船 花鸟岛 住宿:花鸟岛 Day5 4.29 游玩花鸟岛 14:00返回嵊泗2小时 住宿:嵊泗 Day6 4.30 13:30李柱山码头开船 2小时左右到达沈家湾码头 开车返程回杭州 246公里 3.5个小时

行程路线图

主要的路线,第一天开车到舟山的朱家尖,第二天车上船,三江码头出发到泗礁(嵊泗本岛)的李柱山码头,开车在岛上玩了两天,第三天去了花鸟岛,在泗礁的小菜园码头乘船到花鸟岛,车停在了小菜园码头。花鸟岛住一晚第二天下午乘船返回泗礁。打算的是到了泗礁直接乘坐晚上泗礁到沈家湾的船当晚开车回杭州,遇上天气原因船停航,在泗礁岛多住一晚。 Day1,4月25日 早上8点一家人出发,我们一共四个大人,一个孩子。 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嘻嘻]

直奔朱家尖出发,中间出了点小插曲,正常12点是肯定能到目的地,在高速公路上开错了路,导致13点才到朱家尖。 到了朱家尖直奔大青山 天气还是很不错的,风和日丽 大青山是非常适合自驾的风景区,有专门可以野餐的一片草地,里面设有一些儿童娱乐设施,铺上野餐垫子,开始我们的野餐[坏笑] 吃完开车继续逛大青山,有一片沙滩可以玩 孩子开启挖沙子捡贝壳模式,这里的海水是比较黄的,但是沙滩很软很细 ,一路开车走走停停,有一些观景台,可以在观景台俯瞰大海

大青山风景

然后去酒店 在大青山附近,离海很近,在房间里也能看见海

楼下有个游泳池,可惜天太冷,只能看看了 Day2 4月26日 12:30三江码头出发到泗礁 我是在公众号舟山新区交通上购票 车加司机票330 成人票107每人

3.5个小时到达嵊泗本岛的李柱山码头 直奔所订民宿 嵊泗岛上超多小岛居民开的民宿 可以自己去买海鲜让民宿老板加工,也可以直接让民宿老板买来做好,美味实惠。 当天晚上就是民宿老板做的各种雨,很好吃,到家一样的感觉,也不贵。 附近沙滩玩会沙子捡了一些贝壳,还有小海螺,孩子吵着要看小螃蟹,还遗憾没有看到,结果第二天惊喜的发现捡的小海螺居然是寄居蟹。

Day3 4月27日天气阴 天气预报说有雨,但只是阴天,衬托的**海水更黄了[撇嘴] 一早出发去六井潭和尚套景区,由于疫情人少,景区就像被我们承包了一样 孩子一进去就兴奋的肆意奔跑

废弃军用地

灯塔

灯塔

中午去了民宿老板推荐的小岛购物中心 叫欧乐购超市 附近找了一家海鲜店吃海鲜,正是吃皮皮虾的季节 ,好吃但是太难扒皮了[撇嘴] 下午去了南长涂沙滩 沙滩真的好细,可以光脚在上面玩 沙滩上还有沙雕可以看看

南长涂沙滩

南长涂沙滩

南长涂沙滩

之后开车随意在岛上走走逛逛,沿途全是海景

很喜欢小岛上的路

因为太随意了,导航把我们指引到了一个废弃的景区,可能是因为附近开采铁矿而被废弃

在这里给车拍了几张照片,新车和破旧的建筑来一个视觉差

开车把小岛的各个方向都探索了一遍,也就两个小时不到。 Day4 4月28日天气晴 启程花鸟岛 12:30从嵊泗的小菜园码头出发去花鸟岛。 车就放在了小菜园码头停车场。 那种晃晃悠悠的小客船,友情提醒一定记得吃晕船药。 嵊泗本岛附近有很多小岛值得一去 我这次选择的是花鸟岛,多好听的名字 这个小岛也确实给我很多惊喜,有繁花盛开,也有鸟儿美妙的叫声,还有湛蓝色的大海。 最难忘的是天气好,有幸看到了那么美丽的日落。

花鸟岛灯塔

Day5 4月29日天气晴 慢游花鸟岛 拍了好多美景

五指山

一个略文艺范的小岛,房子全都刷成蓝白色调 悠闲的逛逛拍拍。 下午2点多的船回嵊泗本岛 本打算当晚车上船到沈家湾码头直接开回杭州,天气原因船停航了,在嵊泗又住了一晚。 Day6 4月30号 上午又去了孩子心心念念的沙滩玩沙子 13点30从李柱山码头出发去沈家湾码头 两小时左右就到达。 直接开车返杭 高速遇五一节假日堵车,晚上9点才到家,结束了愉快并辛苦的旅程。[睡]

我国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有哪几个?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2012-03-03 22:32:42| 分类: 交通能源 |字号 订阅

2012年2月29日,继2011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次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0)》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再次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及英文版本。

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放缓

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持续走弱的影响,2011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增速呈现大幅放缓态势,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仅实现7.3%左右的增长,较2010年14%的增速相比明显下滑,疲软态势尽显。就全年来看,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

欧洲港口小幅增长全年低走

2011年欧债危机日趋严重,致使欧洲大部分港口吞吐量出现逐季下滑现象。

其中,欧洲大港鹿特丹港2011年货物吞吐量基本与2010年持平,同比仅增不足0.8%,排名也下跌一位;安特卫普、巴塞罗那等港口季度增长幅度也呈现不断下滑;仅汉堡港凭借自身优势,逆市上扬,货物吞吐量增长10%。

澳洲港口走势向好

在全球港口一片惨淡之中,2011年澳大利亚港口货物吞吐量逆势上扬,整体走势向好。由于中国、韩国、日本三大铁矿石进口国高需求量,主要铁矿石出口港黑德兰港吞吐量增幅显著,2011年货量达22190万吨,同比增17.4%;12月吞吐量为年内高点。

经济疲软拖累非洲港口发展

欧美经济动荡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非洲经济,加之非洲港口长期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港口科技欠发达等因素影响,2011年非洲港口未能保持2010年的强劲涨势,大部分港口在本年处于20%左右的负增长状态,南非各港尤为明显。

中国港口排名强势挺进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格局总体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部分港口略有变动。中国港口表现强势,在前十大港口中占据7席。其中,上海港继续稳居货物吞吐量首位,年吞吐量实现7.2亿吨,同比增长达到10.26%;天津港凭借积极投资建设和多方合作,吞吐量不断增长,排名上升一位;唐山港是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大港,以快速、稳健发展态势挤入前十之列。

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单位:万吨)

2011年排名 2010年排名 港口名称 2010年 2011年 增长率

1 1 上海 65197.1 72032.90 10.48%

2 2 宁波-舟山 62052.1 67838.20 9.32%

3 3 新加坡 57893.1 61571.62 6.35%

4 4 广州 41100.0 45100.00 9.73%

5 6 天津 41000.0 44800.00 9.27%

6 5 鹿特丹 43015.9 43342.40 0.76%

7 7 青岛 35000.0 37500.00 7.14%

8 10 大连 31135.7 33800.00 8.56%

9 11 唐山 25062.0 30800.00 22.90%

10 8 釜山 26000.0 29357.07 12.91%

2011年中国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单位:亿吨)

排名 港口 2011年吞吐量 2010年吞吐量 增幅

1 上海 7.20 6.53 10.26%

2 宁波-舟山 6.91 6.33 9.16%

3 广州 4.51 4.11 9.73%

4 天津 4.48 4.10 9.27%

5 苏州 3.80 3.29 15.50%

6 青岛 3.75 3.50 7.14%

7 大连 3.37 3.14 7.32%

8 唐山 3.17 2.46 28.86%

9 秦皇岛 2.87 2.57 11.67%

10 营口 2.61 2.26 15.49%

全球港口干散货吞吐量回暖

2011年,得益于各国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行,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呈现回暖,国际干散货全年海运贸易量预计达到36.33亿吨,同比上涨4.55%。海运贸易量的逐步回暖加快了全球干散货港口吞吐量的复苏进程。2011年全球主要干散货港口如秦皇岛港、温哥华港、理查德湾港、鹿特丹港分别实现了13.4%、9.5%、3.3%和2.7%的吞吐量增长,黑德兰港更是完成了20%以上的增幅。

全球港口液体散货吞吐量震荡波动,差异较大

2011年,由于主要工业化国家受经济放缓影响,需求有所减少,致使全年液体散货港口发展表现出全年震荡波动、东西极度不平衡的局面,个体港口运营差异较大。其中,亚洲液体散货港口大体呈现吞吐量平稳上升、增速放缓的态势,受油价波动影响全年走势不稳;欧洲三大主要液体散货港口表现不一,安特卫普港凭借自身港口设施及经营管理逆势上扬,吞吐量创历史新高;相较之下,美洲港口则普遍表现不佳,全年吞吐量增速徘徊于零点上下。

虽然,2011年港口增速出现下滑,全球经济表现异常疲弱,但港口建设情况并未因此而削弱,远东、北欧和南非仍是2011年码头投资建设的热门区域,可见码头投资建设者对未来港口的发展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随着散货船舶大型化发展,以及对LNG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码头建设在本年度表现十分突出,受到货主和政府的青睐,纷纷投资扩建新建。而全球码头运营商也表现出对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集装箱港口发展的乐观预期,投资力度在2011年并未因为经济的萧条而减弱,但整体来看,码头运营商的投资将在未来表现的更为谨慎。

展望未来,报告分析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仍不明朗,全球港口吞吐量仍将呈小幅增长趋势,增长步伐将持续放缓,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速或将保持在7%左右,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将维持5%左右的平缓增长态势。港口的“双速增长”现象也将愈加明显,欧美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可能仅维持在3%-4%左右,而亚洲主要大港增速也将逐步放缓,维持在7%-8%左右。由于各国港口长期规划于2011年分别出台,因此2012年码头建设力度不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大幅放缓,但由于部分地区出现港口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些地区的码头步伐将有所放缓。此外,码头运营商在2012年也将更多的侧重于调整各自的股权结构而不是投建码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低迷,港口将更多的利用费率以弥补利润,缓解压力,全球港口费率或存在走高趋势。

为什么水路运输比陆地运输便宜

运费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运输成本,水路运输便宜,主要原因是其运输成本比较低。在燃料、人工、规费相同的情况下,轮船的载货量比公路、航空、铁路要大,其单位运费也相对比较低。从市场竞争角度看,水运相对比较慢,在速度上不具备竞争优势,自然运价不能太高。

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想必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与公路、铁路相比,水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污染小、安全经济,水路运输可以实现大批量运输,而且所利用的江、海都是自然资源,不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保。另外,水路运输减少能源能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劣势是周期长,容易受航道限制。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方便、及时、快速响应等特点,尤其是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但是,公路运输的成本高、运输质量较低、货损较多,实现大批量运输较困难。而且公路运输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水路运输,那些货物适合水路运输这个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选择水路运输一般是对交期没有限制,一个大型的设备,还有一个是无法空运的,海运费相对于空运费还是比较便宜的。

一是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一条密西西比河相当于10条铁路,一条莱茵河抵得上20条铁路。此外,修筑1千米铁路或公路约占地3公顷多,而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

二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

三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

原油运输方案

市场分布

提示: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是三大消费区

目前,全世界石油出口总量为 22.9亿吨,其中中东为9.5亿吨,俄罗斯3亿吨,分别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41.5%和13.1%。但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石油出口增长的空间有限。预计到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西非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地区,其市场主要将原油运输到美湾、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根据目前统计我国每年约25%的原油来自该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市场。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石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5%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84%。而原油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由此可见目前石油的地区供给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而船舶运输作为石油运输中最依赖的主要工具。其规模性、结构性、安全性则受到供给双方,乃至国家、世界的高度关注。

船型情况

提示:VLCC是引领整个市场的关键

①大型船舶(VLCC,200?熏000 +DWT)

作为远程石油运输最经济的船型,超大型船舶(VLCC)是引领整个航运市场的关键。中东、西非仍旧是VLCC的两大主要市场,其运价在2004年以前一直走势低迷。 2004年航运市场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高峰,其运价达到了历史性的WS300以上的高位,长期压抑的船东市场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船舶的买卖、新造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位,一艘新造的双壳 VLCC船舶价格达到1.2亿美元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造船厂在2008年以前的造船计划已经排满,造成了在今后3-5年内船舶大量下水的现状。同时由于MARPOL公约已经对单壳船作出了2010年淘汰的具体规定,所以在运价高企的VLCC市场,2005年乃至今后的3-5年船舶基本不会出现大量的拆除,船舶供需的不平衡性将逐步体现。目前中东VLCC的日收益在5-8万美金,西非市场略好于中东市场,运价相对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②中小型船舶(SUEZMAX、 AFRAMAX、PANAMAX.MR)

3-15万吨的中小型船舶市场分布不同。SUEZMAX、AFRAMAX的主要航线集中在西非、欧洲、美湾海域,PANAMAX、MR在美湾、远东市场。2005年中小型船舶运价起伏较频繁,主要原因是受到突发事件影响。如:地中海地区经常发生的船舶塞港现象,欧洲海域主要港口的罢工事件,墨西哥湾、远东地区频繁的飓风等等经常造成相同船舶,不同航线运价巨大的差别。

③国内原油、成品油运输

近几年内贸原油运输价格变化不大,其运输份额仍由中海垄断。中远自2001年参与中海油渤海油田原油增量每年120万吨的运输外,暂无其他运输份额增加。成品油运输价格较往年略有上涨,2005年全年的成品油运输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国内石油运输主要依赖 3万吨以下的船舶,其结构也主要以单壳船为主。2005年4月MARPOL公约对单壳船重油的限制对国内油品运输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安全性成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如果出现任何重大的事故,导致国内沿岸运输船舶规定的进一步严格,将对运输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运价走势

提示: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水平

当前全球石油运输依然处于下降周期中。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将从2003年?穴进口量 9112万吨?雪至2004年(12281万吨)水平快速回落,分别达到1.5%和 1.4%,并维持在2005年(12682万吨)的水平上。油轮运输市场上,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家中国和美国原油进口速度放缓是压制全球原油运输需求的主要原因。高油价和经济增长乏力限制了美国石油的消费,而我国国内石油定价水平的缺陷大大抑制了炼油厂商的积极性, 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约1.27亿吨,同比增长6.5%,增速大大低于2003至2004年的30%。预计我国2006年原油进口增长速度依然会徘徊在 5%左右的水平,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大约维持在1.4%左右。

从油轮运力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前几年油轮订单将在2006年大量释放,我们预计2006年油轮运力增长率为4.6%,运力增长水平依然比较快。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原油运输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台风、罢工、油价、区域政治等,一定程度上会使运价出现短期的波动,使得航运股具有一定的短期投资机会。但从大趋势来看,2006年运力的快速供给和需求的缓慢上升依然使得油轮运价保持较高位置的可能性很小。

原油码头

现有能力

提示: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目前中国沿海港口具有接卸20万吨级以上油轮能力的港口仅有大连、青岛、舟山、宁波和茂名水东、广东惠州等几个港口。在中国重要的石油消费和加工基地华南地区,由于只有水东一个单点系泊装置,原油接卸仍然主要采用水上过驳的方式,一旦遇到大风浪,油轮便无法靠泊。大型油轮泊位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华南地区石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在港口较多的环渤海地区,由于航道深度不够,缺乏2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大吨位油轮不能抵岸靠泊,也只好采用水上过驳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

截至2002年底,全国沿海共有原油卸船泊位23个,总能力 102207吨/年,2002年完成吞吐量9249万吨,见表1。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个,分布在青岛港、宁波港、舟山港和茂名港。

从表中可见,我国进口原油运输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乏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

目前,在国际航运市场,原油运输的中远洋运输船舶主要在10万吨级以上,其中25万吨级以上船型已经成为远洋运输的主力船型,我国外贸原油进口的中东、非洲、欧洲航线均是该吨级油轮承载的最合理运输方式。

2002年,全国沿海20万吨级以上大型专业化原油码头泊位4个,能力5019万吨(详见表2)。根据我国外贸进口原油以远洋运输为主的特点,及三大区域原油进口量增长形势,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②环渤海地区港口合理布局问题尚未解决

经过几年的调整及建设,我国沿海原油运输港口布局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适应了沿海炼厂的发展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形成以宁波、舟山为中转基地的布局形态,华南沿海地区已形成惠州、茂名为主要接卸港的格局,今后将结合炼厂的建设相应建设原油泊位,而环渤海地区港口腹地石化炼厂较多,可供选择的进口原油运输方案也较多,需要通过深入的运输系统论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港口布局。特别欣喜的是,2004年7月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接卸码头正式投入营运,揭开了环渤海大型油轮码头改造、扩建的序幕。

规划方案

提示: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

根据外贸进口原油需求分析,结合沿海港口泊位现有设施,对主要港口适合建设大型原油泊位的岸线资源进行分析认为:

近期即2010年前后,环渤海地区将形成大连、天津、青岛为主要接卸港,三港将加紧建设25万吨级以上泊位,以满足东北、华北和山东地区外贸原油进口需要,青岛港富裕能力可为京津冀地区补充, 2010年后增加津冀沿海接卸能力,以服务于华北地区炼厂继续扩大进口外贸原油的需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仍以宁波和舟山的大型接卸码头为主,通过原油运输管道向上海、南京等地中转的运输格局,考虑到原油运输管道的维修及安全等因素,适当保留一定的水水中转,因此,仍将继续深化宁波、舟山大型深水码头建设。

华南地区(含福建沿海和西南沿海)泉州、惠州、茂名等大型泊位分别为各自炼厂服务,湛江港除为东兴炼厂服务外也为茂名炼厂和外贸进口奥里油提供转运服务。未来该地区应根据大型炼厂的扩能或新建计划,以“炼厂—码头”结合的方式,建设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下一步沿海石化企业布局可能出现新的石化基地,但建设仍将依托深水港,因此,不影响运输总体格局。

综上,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深水泊位,环渤海地区(5个)主要分布在大连、天津、青岛和曹妃甸,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主要在宁波港大榭岛、舟山港册子岛,福建沿海(1个)在泉州湄州湾内,华南及西南地区(3--6个)分布在惠州、湛江、茂名、北海、海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