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今日价格

1980年汽油油价-80年代国际油价

1.1980年两伊战争带来了什么?

2.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1980年两伊战争带来了什么?

1980年汽油油价-80年代国际油价

1980年9月22日,长达八年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共造成53万人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千亿美元。这场战争使用了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而且运用了极原始极残酷的人海战术,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拼国力、拼人力的拉锯消耗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

1980年9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9月9日,伊拉克大批军队开始向伊朗边境集结;伊拉克谍报人员自8月起在伊朗境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另据可靠情报:伊拉克外交部在同其他海湾国家频繁地往来,并达成了一项旨在针对伊朗的秘密协议。这个时刻关注着自己在海湾地区利益的超级大国已于这些迹象中嗅到了浓烈的火药味。

早在8月,海湾国家首脑就已清楚地知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将很快在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点燃,那份新近达成的《海湾国家反伊朗秘密协议》已将这一情况通告了他们,并且这场秘密的交易使他们成了伊拉克的盟友。打垮这个波斯人聚集的国家成了海湾各阿拉伯国家共同的愿望。

战争的帷幕拉开了,两国人民的鲜血将随同浓烈而令人窒息的战火燃烧起来,灾难和着弥漫的大雾笼罩着两伊。谁曾预想到,9月22日这噩梦般的一天使两伊人民陷入持续八年的苦难中。

据统计,激战了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亡约60多万人,伤95万人,伤亡总数相当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2倍。

双方共损失飞机400余架,坦克3500辆,火炮2700门,舰艇31艘。双方被袭击的船只近500艘。

由战争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经济损失的5倍。

这一系列数字性的罗列也许还很难使人触及到两伊战争给两伊人民乃至世界带来的灾难。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持久和最残忍的地区冲突。遭受轰炸地区的灾民多达300多万。仅伊朗首都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在这次战争中,使用了除、氢弹等核武器以外的几乎各式现代化武器,其中包括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和化学武器。

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元气大伤,产油设备遭到破坏,海上油路中断,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不及战争前的1%。战争使得伊拉克债台高筑,据西方观察家估计外债约800—1000亿美元之间,资金的缺乏使国家财政和国民生活均处于艰难状态。一向缺少劳动力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率达每年40%。

在伊朗,仅首都德黑兰在八年战争中,全市遭受导弹133枚,1700人,伤8500人。伊朗一军方人士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一个导弹,一个“化弹”(化学武器),成了战争后伊朗的致命伤。导弹动摇了民意,化弹涣散了军心。1988年初夏,伊拉克为迫使伊朗接受停火,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到处施放“化弹”,毒烟弥漫,天空都变了颜色,无数士兵中毒后失明、聋哑,就连状也让人惨不忍睹,火焰喷射器将人燃成了一团蜷曲的焦灰。

伊朗在八年战争中亡达40万人。失去亲人的家庭比比皆是,大街小巷挂着许许多多在前线阵亡的官兵的照片。

由于战争耗资巨大,伊朗国家货币里亚尔越来越不值钱,它同美元的自由比值由原来的175∶11落到1500∶1。

石油生产是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占两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石油出口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5%,粮食则有一半靠进口。由于双方不停的袭油战、袭城战,石油的出口减少了近70%,石油设施遭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一切都有待重建,许多工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由于战事,可耕作的土地大量荒芜,加之债台高筑,各种生活用品奇缺。

战争期间,双方不断扩充军备,八年的消耗战使得两国国民经济几乎崩溃,仅伊拉克战前外汇储备有300多亿美元,战后外债高达1000亿美元。

再看看两伊战争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灾难,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表明: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35%,美国21%,意大利32%,英国14%,德国15%。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发展与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和油价波动紧密相关。

自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双方展开袭油后。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中质原油每桶上涨近3美元;在欧洲现货市场,原油每桶上涨近5美元。涨幅最高时,一周每桶油价就上涨了3.5至9美元。

石油的涨价使许多国家的炼油厂开工不足,不得不解雇工人。特别是那些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的国家,会因此而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并带来大量的工人失业。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袭油战再继续下去,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会变得暗淡无光。

另外,大量被炸油轮的油流入海湾造成严重污染,对海湾水域中丰富的“原料工厂”,即浮游植物的生产带来打击。浮游植物是细微的漂浮植物,它们构成了整个海洋生物链的基础。由于大片浮油覆盖水面,阳光不能穿透水层,浮游植物就无法生存下去,从而威胁着海洋生物链。这将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并影响海湾沿岸国家居民的饮水。

两伊战争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严重的。毫无疑问,这场地区性冲突给两国自身和世界带来的灾难在有形的之后尚隐着许多无形的、无法估计的灾难。

1988年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了,没有胜者,一场演绎了八年的灾难结束了。

二十世纪这短短的一百年间,世界各地就发生了大大小小三百多次战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枪炮声,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次接一次的灾难,人类拿着自己发明的枪炮屠杀自己。一部分人野性的勃发,将无数无辜的人们推入战火的凄楚之中,生命在战争中枯萎了。人类的天性是向往美好的,进入新世纪之际,人类应该回顾一下二十世纪这个灾难重重的时代,丢弃战争、暴力这种已陈旧、腐朽而狭隘的人类垃圾,共同创建和平,步入一个充满博爱、宽容的大同世界。

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