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价油价调整-北京电价涨价
1.纯电动汽车,怎么算电耗的?
2.政府上调电价的原因
3.电价允许上浮,新能源车成本优势还在吗
4.20号柴油一吨是多少升
5.为什么水价电价稳定而油价却大幅波动
6.加热一吨水到50度,油价5.39元/升,电价0.98元/度,哪个经济?
纯电动汽车,怎么算电耗的?
计算公式:(实际消耗电量 × 100)/实际里程=百公里电耗。
小汽车油耗在8升/百公里左右,而汽油的密度大约是0.72千克/升,也就是5.76千克/百公里。汽油的能量是43.1兆焦/千克,所以算出来小汽车百公里需要耗能248兆焦。
电动车耗电量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循环效率为90%(释放电能与充电电能之比)左右,而驱动汽车的电机效率为90%左右(由电能到动能),那么电动汽车的百公里电耗即为50兆焦÷90%÷90%=61.7兆焦。
由于1kWh=3.6兆焦,因而可以算出百公里电耗=61.7/3.6=17.1kWh,也就是电动小汽车百公里耗电17度电左右。这与本文开头的数据对上了吧。
政府上调电价的原因
今年,不断高涨的物价令无数家庭倍感压力。就好比油价,从去年开始持续攀升。如今92号和95号汽油都突破了9元大关,加一回油至少三四百起步,多则上千元。对于月收入仅有几千元的家庭而言,开车简直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很多车主已经开始放弃开车出行,改用电动车代替。还有一些原本打算买车的人,也开始重新考虑新能源汽车,生怕日后负担不起加油开支。
再者就是粮食、蔬菜等家庭必需食品的价格也在走高。目前,全球粮食价格已经涨至20年年以来最高记录。为保障自身需求,大批国家发布了出口禁令,也是导致粮食价格高涨的因素之一。截至5月底,大豆、小麦和玉米的期货价格自2022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29%、30%和50%。 蔬菜是每个家庭每餐的必备品。在过去,一颗大白菜不过几块钱、十几块就能够买到。可在上海爆发疫情后,当地的白菜价格居然疯涨到了七十几一颗。还有很多蔬菜种类的价格已经逼近肉价。在前两年,猪肉价格高涨,不少家庭为节省开支,减少肉类食用,多食蔬菜也不是坏事。但如今,肉价有所回落,蔬菜价格却处于高位,对于目前疫情反复的局面来说并非是好事。大家切不可为了省钱就减少蔬菜摄入量,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眼下有新消息传来,全国电价要上涨。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知情人士说出真相。我国用电情况
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用电情况。在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用电量累计达到26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达到319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0%以上。第二产业 用电量是17704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4531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量是4254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量达到17400亿千瓦时,占据全国总用电量的65%。我国制造业用电量高达13146亿千瓦时。且一到夏季,我国居民用电量会有明显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现如今每个家庭采用家电的情况尤为频繁,所以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用电规模只会增长不会削弱。 我国有5% 的大体量用电家庭占据家庭用电量的24%,国家设置家庭用电低价优惠,却被大体量用电家庭占据,不符合政府本意,也会导致大体量用电家庭随意用电。根据有关消息,我国将对居民用电价格进行上调。 当初,由于居民对电价不满意,从而调整为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如今将对居民用电进行细分,分为阶梯式收费。比如说第一档电量设立为210度,第二档为210-430度,第三档是430度以上。第二档和第三档将按照前一档收费标准提高元和元每度。 我国曾针对电价进行下调,在2018年到2020年,对企业用电价格下调了5%,结果就是导致大量火力发电企业亏损严重。仅仅是2020年的三个季度,就足足亏损超过266亿。导致电价上涨的原因
而导致电价上涨的因素。第一点是居民用电价格较低。起初居民用电量有限,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增大,需要建设设施,从而导致成本提高。 第二点是疫情。对发电产业构成威胁,其中国家电网在2020年就出现了178亿的亏损。为刺激经济复苏,有必要对工业用电进行补贴。 第三点是因为煤炭价格上涨,我国主要是靠火力发电,从而刺激了电价上涨。电价允许上浮,新能源车成本优势还在吗
电价允许上浮新能源车成本优势还在吗
2021年10月8日,常务会议指出,市场电价涨幅原则上不超过20%。长期以来,依靠出行成本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在新电价调整时能否保持原有优势。
为此,2021年11月3日,小鹏汽车充电桩调整了充电价格。高峰期电价为1.92元/千瓦时,中期电价为1.38元/千瓦时,谷值期电价为0.9元/千瓦时。事实上,不仅小鹏汽车上调了充电桩价格,国家电网等企业也不同程度提高了充电价格。
现在电价基本从之前的0.6元/千瓦时上涨到0.8元/千瓦时,再到1元/千瓦时以上。地段甚至达到了2元/度。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海外充电桩充电价格平均上涨20%-40%。加州的充电桩费用已从每千瓦时20 美分提高到每千瓦时26 美分。加倍,每度12 美分调整为每度24 美元。
在电价、油价上涨的同时,电动车还是燃油车更划算?事实上,英朗、轩逸等家用燃油车的油耗并不多,市区7油左右,郊区更低,甚至6油都不需要。而像凯美瑞双擎这样的B级车油耗就更少了,市区只需要5个油。按如今92号油每升7.48元的价格计算,每公里价格仅约0.4元。
电动汽车则需分情况来看,自家配有私人充电桩的,行驶成本极低,按北京三档电价0.7883每度来计算,百公里算上损耗也只需14度电,每公里电费仅需0.11元。但家里没有自建充电桩,需要到充电桩充电时,就按前文所述,小鹏汽车中间时间段每度1.38元的价格计算,每公里成本0.22元。日常通勤,无论怎么算,还是电动汽车划算些。
但高速除外,在高速上行驶,120KM/H的速度会使很多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飙至20度以上,并且如果需要在高速补给能源就更贵了,基本上0.5元每公里的价格是跑不掉的,因此,在高速途中,电动汽车反而比燃油车用车成本更高。
随着政策性福利的减少,公用充电桩充电费用上涨已经是大势所趋。尽管未来电价有一定的上涨幅度,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日常出行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相应选择。
20号柴油一吨是多少升
190号汽油 4.99 5.80 93号汽油 5.34 6.20 97号汽油 5.68 6.60 0号柴油 5.29 6.23 国家发改委宣布,6月20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原价5.34元/升的93号汽油上涨0.86元,至6.2元/升。针对调价,发改委决定,7月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 6月20日,许多汽车在中国石化北京鲁谷加油站等待加油。6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以下为国家发改委对此次油价调整的官方说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通知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为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决定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指出,为减少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对此次成品油调价增加的支出,采取以下综合配套措施:(一)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其中,对种粮农民在今年已增加的农资综合直补的基础上,财政每亩再增加5元补贴;(二)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实行财政补贴,运输价格不提高;(三)从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农村增加10元;(四)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价格暂不调整;(五)液化气、天然气、铁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各项补贴资金中央财政即日下拨各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明确,此次电价调整,对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的县(市)用电价格也不作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指出,目前煤炭价格水平较高,为防止煤、电价格轮番上涨,自即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临时价格干预期间,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的出矿价,不得超过2008年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有关石油、电力、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加强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控制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加强成品油、煤炭、电力价格执行情况和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防止搭车涨价;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以及造谣惑众、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稳定。
为什么水价电价稳定而油价却大幅波动
①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的。油价主要看国际产量,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轮流影响,而这种特性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被热钱推动,国际市场的油价跟国内的油价相挂钩,所以经常波动。
②而我国的民生水电是主要受政策性影响。因为水电在我国是很丰裕的,基本不受供需影响,所以它的价格趋向稳定。
加热一吨水到50度,油价5.39元/升,电价0.98元/度,哪个经济?
将燃油税和降油价捆绑是谁的主意? / 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昨天“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及燃油税事宜,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昨天告诉记者,她已受大批车主委托,将《关于请求降低成品油价格的报告》于11月23日以EMS的方式递交国家发改委办公厅。
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的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民众的眼球,如果事先放开“上书”的人数,恐怕将有数万的车主会“联名上书”,其阵势将更为壮观。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跟着上涨,而涨得没商量,可是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不跟着下跌,自然,不主动下跌意味着极大的利润,按照通行的说法是,每天可以多收3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利益,如此看得见的利润,想说放弃,也实在不容易。然而,凭什么,石油巨头可以如此做?难道仅仅是因为垄断下的蛋?
将燃油税和降油价捆绑在一起,是本次不降油价的最大理由。只要燃油税不开征,那油价就得高着,这样做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石油巨头。如此做的想法,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当然,出于利益的“自私性”,石油巨头如此做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发改委呢?为何要让燃油税的博弈,捆绑上降油价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曾经透露,国内成品油将肯定降价,酝酿多年的燃油税也将很快开征。不过,韩文科拒绝透露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间表。拒绝透露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没有时间表,可能意味着至少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自1997年通过《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以来,11年间,“燃油税”几经沉浮却一直未公开征取。现在能否顺利征取,谁都不好说,但谁都知道,燃油税出台是要有正当程序的。这也意味着要有一定的时间量。这岂不正中石油巨头的下怀?时间越长越好啊。
征燃油税是一回事,而降油价是另外一回事,怎么能将两者捆绑在一起?究竟是谁的主意?车主上书要求先降油价,是一种悲哀,而一旦百万、千万的公民联合上书,则将是一种可怕的结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