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和猪油价格-猪肉下跌与植物油价关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相关生产者应如何理性应对猪肉价格下跌与油价上涨的拉锯
2.油价大涨,猪价回暖,花生遇冷下调,玉米、小麦齐降价,啥情况?
3.油价下调,煤价回落,猪肉、鸡蛋降价,养老金涨了,日子越过越好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相关生产者应如何理性应对猪肉价格下跌与油价上涨的拉锯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此商品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相关生产者对于猪肉价格与油价的波动应该及时调整产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油价大涨,猪价回暖,花生遇冷下调,玉米、小麦齐降价,啥情况?
我国油价上调,其中汽油价格上调210元/吨,柴油价格上调200元/吨。
猪价虽然依旧低迷运行,但部分地区已经回暖,尤其是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猪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花生价格盘面表现偏弱,整体遇冷下调,而且玉米和小麦价格一齐下降。
油价大涨
据媒体报道,发改委公布的最新国内油价调整通知是,每吨汽油价格上涨210元,每吨柴油价格上涨200元。
受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加满50L油箱的92号汽油要比之前多花8元左右。
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上行,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为二涨一跌,经过最近一次的上涨调整后,国内每吨汽油价格上涨255元,每吨柴油价格上涨245元。
经过上涨调整后,国内92号汽油价格基本涨至7.8元,上涨调整后,最低价的新疆、陕西和宁夏,原油价格分别上涨到7.59元、7.67元和7.59元。
也就是说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强烈的对照,经过上涨之后,国内92号汽油价格维持在7.8元左右,95号汽油价格维持在8.3元左右。
猪价回暖
节后,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而导致猪价下跌,除了养殖端加速出栏,生猪供应有保障,而猪肉消费需求进入低谷期,生猪进入短时间的供应过剩状态,且屠企压价意愿强烈,但是猪价并未因此惨跌,甚至在2月5日迎来回暖行情,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逻辑:
1、随着餐饮和旅游行业的恢复,猪肉消费有所增长,部分时间段甚至出现捉襟见肘的问题。
2、猪价持续回落,全国猪价跌破成本线,养殖户亏损加剧,养殖端挺价惜售意愿增强。
3、屠企猪肉库存准备完毕,下一步就是消耗冻肉,屠企对生猪需求量走弱。
2月5日生猪价格中,湖南、广西、海南、甘肃、云南和贵州继续下滑,上海、山东、江西、河南、黑龙江、重庆和四川保持稳定,其他地区窄幅上调。
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涨至6.9-7.5元,华中区猪价在6.7-7元,华南区猪价在6.6-7.8元,华北区猪价在6.7-7.3元,东北区猪价在6.6-7.2元,西南区猪价在6.3-7.1元。
接下来,消费端缺乏明显的消费利好刺激,而供应端养殖户留猪过年,叠加猪价回升后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增加的影响,猪价很有可能会短时间小幅上涨回暖,只是这一回暖的时间要看生猪供应过剩的持续时间。
花生遇冷下降
当前,吉林扶余308通货米的价格为5.30-5.50元/斤,辽宁锦州新白沙通货米的价格为5.30-5.40元/斤,山东莒南白沙通货的价格为5.30元/斤左右,河南南阳麦茬统货米的价格为5.55-5.60元/斤,山东新泰白沙机打米的价格5.40-5.45元/斤
花生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而花生价格遇冷下跌,主要是如下几个逻辑:
1、产区花生供应呈增加态势,供应偏紧。
2、贸易商规避风险意识增强,价格冲高后回落,贸易商出货心态松动。
3、节后需求遇冷,贸易商高价采购谨慎,补库积极性不高。
4、节后花生价格难涨对市场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产区看涨心态动摇。
短期来看,花生价格很有可能存在小幅回落的可能,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产区花生余粮偏低,终端库存偏空,价格回落空间有限,预计短期花生行情将会进入小幅震荡行情。
玉米、小麦齐降价
玉米和小麦价格齐下降。
玉米价格方面,山东和东北玉米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幅度在0.5-1分,致使玉米价格下行,主要有这么几方面因素:
1、节后玉米市场购销逐渐恢复,主产区玉米卖压不断释放。
2、进口玉米陆续到港,玉米供应量增加,玉米价格承压。
3、定向稻谷投放预期,让生猪价格低迷而低迷不前的玉米价格进一步承压。
目前玉米市场供应整体表现宽松,短期内玉米市场缺乏明显利好刺激,预计玉米市场持续弱势运行,玉米价格很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小麦价格方面,节日氛围猪价消退,各级储备小麦持续供应市场,而受年后基层农户准备春耕对资金需求的影响,市场持粮主体惜售情绪减弱,市场流通粮增多,制粉企业下调收购价格,2月5日,与乘务得里、菏泽华瑞面业、邯郸五得利、亳州金沙河、发达面粉潍坊分别下调5厘,发达集团东区、发达集团西区下调2厘,发达面粉武城下调3厘。
短期来看,市场缺乏面粉需求刺激,叠加最低收购价小麦和临储小麦的轮换,市场小麦价格将会频繁波动调整,整体小幅下调为主。
油价下调,煤价回落,猪肉、鸡蛋降价,养老金涨了,日子越过越好
日子好不好,一个同收入的高低有关,另一个就同物价的高低有关,收入越高,物价越低,那么生活就会越过越好,而最近虽然大家被反复的公共卫生事件搞得有点烦,但好消息是油价、煤炭、鸡肉、鸡蛋价格回落的同时,居民的养老金却涨了。
油价下调
距离12月1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还有一个工作日的时间,虽然国际原油价格还有进一步的变动,但其对国内成品油的最终调价结果影响越来越弱,截止到12月16日本轮油价调整周期的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国际原油品种均价为76.76美元/桶,综合变化率为-6.84%,预计国内汽油、柴油的下调幅度约460元/吨,折合每升下降0.34-0.38元/吨。
12月19日将是2022年的油价“最后一调”,到2023年的油价“第一调”,油价有希望继续回落,基本逻辑有如下几点:
1、近期美国能源信息署下调能源需求预期。
2、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延续激进加息政策,市场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增加。
3、成品油库存增加。
4、美加输油“大动脉”Keystone管线陆续恢复,让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承压。
油价下调是件好事,毕竟几乎今年一整年的时间,大家都在用着高价油,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明年大家势必会忙活起来,对汽柴油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油价下降有助于生活成本的回落。
煤价回落
随着各地交通运输的恢复,煤炭主产地高速卡口陆续放开,市场上煤炭供应量有所增加,叠加终端备货积极性不高,市场煤价开始回落。
其中伊金霍洛旗调研的6家煤矿中有3家已经下调价格,1家即将下调价格,2家价格未变动。
准格尔旗调研的6家煤矿中有4家下调价格,1家保持稳定,1家上行调整。
整体而言,煤炭价格处于回落状态。
煤炭价格的回落,一方面是普通居民用煤基本已经囤货完成,短期无采购需求。
另一方面是电煤需求释放缓慢,疫情监管放松后终端并未出现大面积补库,仅保持刚需采购。
所以煤炭产地整体供应局面略显宽松,价格有所回落。
考虑到前期因疫情影响而停产减产的煤矿已经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交通运输的恢复有能让生产出的煤炭运出去,终端采购备货积极性不高,预计煤炭价格还将会继续偏弱运行,以下调为主。
猪肉降价
笔者所在地的猪肉价格在20元左右,其中带皮五花肉和五花肉23.98元/斤,里脊肉22.98元,精选后肘和前肘21.98元,普通五花肉19.98元,而特价猪肉价格仅需16.98元/斤。
这个价格相比上半年5、6月份的价格确实偏高,但相比10月末的猪价来说已经有了明显回落,当前的批发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相比10月底的价格,降幅有15%左右。
猪肉价格能够下降,一方面得益于养殖户的压栏惜售,生猪出栏踩踏集中上市。
另一方面得益于猪肉消费的低迷,虽然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依然处于相对高位,加上近期疫情的反复,餐饮消费没有增长,而学生提前放假,农民工提前返乡又减少了食堂等的集中消费。
目前来看,后续猪肉供应整体宽松,不仅标猪供应受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长的影响处于高位,还有50%左右的大肥将会集中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上市。
猪肉价格涨还是跌,还是要看消费的恢复情况,如果消费恢复良好,消费的增幅超过猪肉供应的增幅,那么猪肉价格会有上涨,反之肉价还会继续下滑。
鸡蛋降价
最近半个月的鸡蛋价格先涨后跌,12月8日涨到近期的高点后开始回落,目前河南地区的红蛋散筐大码价格在5.3-5.55元,山东地区的红蛋散筐大码价格在5.1-5.5元,江苏地区的红蛋散筐大码价格在5.4-5.7元,相比之前6元多的价格确实有不小的降幅。
当前鸡蛋市场比较复杂,供应端,12月新开产蛋鸡数量相比11月同比增长,但淘汰鸡的数量增幅也非常明显,综合考虑12月的蛋鸡产能是有下跌的,不过好在养殖端的出货积极性一直比较高,所以产能的小幅回落并未对供应造成太大的影响。
反观消费端,居民前期囤货较多,近期以消耗囤货为主,采购积极性不高。
餐饮消费又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并未明显恢复。
鸡蛋走货不畅,加上鸡蛋价格的回落,贸易商以观望为主,致使价格持续下滑。
养老金涨了
临近年底,不断有地区发布通知提高当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比如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14元/人/月,这是从2022年1月1日起,当地的第三次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了,从2021年的253元/人/月提高到现在的294元/人/月,涨价后的养老金预计会在12月中旬发放到当地城乡居民手中。
江苏宜兴近日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调整2022年度宜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通知》(宜政发〔2022〕239号),文件规定,宜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10元/人/月,调整后当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达到了365元/人/月,上涨部分金额预计会在2022年12月底前补发到位。
此外,江苏镇江2022年第二次上调当地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后将达到243元/人/月。
浙江湖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30元/人/月。
临近年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发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的消息。
上调基础养老金一直是城乡居民所期盼的,随着物价的上涨,每月一百元左右的养老金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生活保障了,受限于历史原因,很多农民年轻时没有缴纳养老金,但是他们依然靠着缴纳公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认可他们的贡献,尽量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让这部分农民也能老有所养,老了有个依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