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座椅加热方法-座椅加热油耗高吗
1.红旗H5,如何从百公里12个油到控制到7个油的经验!
2.一汽丰田RAV4荣放双擎E+:谁说油电不能兼得?
3.试驾长安UNI-KiDD,亏电百公里油耗5L,操控是亮点
4.2022年上半年混动SUV回顾,摩卡DHT-PHEV领衔
红旗H5,如何从百公里12个油到控制到7个油的经验!
红旗这个品牌最早给我的感觉就是高端,不接地气! 比如之前大家耳熟能详的L5、H7这种高端车型,也很难走入我们寻常百姓的家庭,所以之前是没有考虑入手红旗H5的。 做生意的缘故,一个朋友抵账,于是就有了这台红旗H5,当时到手才开了不到3000多公里。这台车,就成了我家老爷子的代步车,当然,外形方面我觉的更适合年轻人一些,这个之后再谈 红旗H5摆脱了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成为老百姓买的起的可望又可及的车型。
H5的外观既有家族设计语言的延续,也有大张阔斧的改动 沉稳与运动兼备吧
平时停在小区,如果挡住红旗车标,真猜不出这是红旗车
H5的尾部造型,较为圆润、饱满
车身轴距和长度,都值得表扬
红旗的logo位于引擎盖上,与时俱进的设计风格,也具档次感
老爷子平常开的比较多,都是带上老战友们去钓钓鱼,打打牌,我们来聊下的油耗
百公里12.6[冷汗] 不过一般都是10个油左右
车子到手,都是在老爷子手上开的多,这车我开的极少,除非车子在保养,不然很少碰这个车,导致去年8月份车子到手跑到现在也就多了4000多公里。 城市一直在修地铁,修高架,恰巧我们家附近就是一个地铁和高架交回的重灾区,基本上出门,就是双向两车道的堵车路段,公交车、货车、私家车彼此加塞,谁都不让谁,导致从小区到最近的通畅路段,少则10余分钟,上下班高峰多达半个小时。 当然除了路况的特殊原因外,平常跑的少,老爷子怠速不熄火,也都是原因,另外夏季开着空调等人,也都是屡教不改,之前也提醒过,这样除了油耗高,还有就是存在危险。话只能这么说,怎么开,我也不好多说。偶尔开过几次,基本弄上,同样的路段,基本上,我都能控制在7-8个油之间。我把控制油耗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1、爱信6AT的变速箱,反应灵敏,换挡积极,所以这车前端加速较快,这时候油门轻塌,不要一脚到底,反而没有效果,还导致油耗增高 2、虽然前端加速较快,但是这车的后半段加速感觉不太给力,这时候油门适当加重一些,但是也不要过猛,注意保持车辆跟车距离,减少急刹急停 3、减少停车,怠速开空调等人,除了危险不说,油耗也是刷刷刷的往上涨。 4、10个油左右, 其实就是市区堵车上下班的正常情况了,我也控制不下来,1.8T的车,再要求更低,就过分了。 5、至于7个油怎么开呢?市区尽可能跑高架,控制在60或者80这两个段,上下浮动5km/h,油门保持稳定,减少急加速、急减速,遇到上坡,提前预判,做好提速,预留冲坡的动力,不要到了上坡,猛踩油门,至于下坡,不要完全松掉油门,还是要带着点油门。 当然春秋两季和夏季的油耗也不相同,大家都知道原因的。至于这些方法,我和老爷子聊也没意义,他说现在油价便宜,他的车开的又不多,怎么都行,做儿子的,也不能太啰嗦不是?
对于老红旗的印象,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H5的出现,确实让很多国人有机会开上了红旗车。 2018款红旗是推出5款车型,价格14.95-19.58万,当然当时购车有没有优惠,我是不清楚了,不过这个价格比L5、H7是不是亲民的多?! 至于这车的颜值,我是觉的真高
H5的外形方面和以往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这车和H7差别到是蛮大的 至少要运动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直瀑式的中网,在红旗车家族里面估计都是最大的
车标位于引擎盖上,精致有格调
H5的远近光都是LED光源 下面的雾灯也同样采用LED光源 忘记说了还带自适应远近光功能
转向灯是**LED光带,醒目美观
H5的侧身线条最为美观,当然45度角也很耐看 溜背的造型,也是它与家族其他车型的不同
触摸进入的门把手
这台是顶配的智联御动型,不过并没有360的影像 带自动折
这个大耳朵,位于门板上,带LED转向灯、自动折叠等功能
不过,我还是觉的电加热功能更实用,老爷子雨天出门,和我说这个好用
h5采用了短前悬后长悬的轴距设计,2875mm的轴距,同级别领先 而后排采用了侧隐私的玻璃,也挺实用
加的是92号油,也不挑
鲨鱼鳍还蛮大的
顶配是前6、后6的雷达,安全系数高
打开引擎盖,抬起特方便
这点红旗没省钱,用的是液压助力开启的引擎盖
这台红旗1.8T的发动机还是较为成熟的,动力方面足够家用
19寸铝合金轮圈、枪灰色设计
不过我发现中间是红旗字样logo,和以往看的红旗车不太相同
尾部的大灯,也是采用了LED光源设计,为了和前大灯相呼应吧
红旗的提字,你知道是谁提的吗?
红旗在中国一汽手里面,现在真的是越来越风光咯
H5车身尾部的这个30TD还真的蛮唬人的 看不懂的,还以为是3.0T的车呢[嘻嘻]
顶配在外观方面,就只有这一个倒车影像,看看其他车都是顶配360了,不知道新款会不会上
后备箱,面积足够大 但是不能独立开启,必须在车内开启,麻烦
h5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的后备箱空间利用率颇佳
福耀的玻璃
说H5的外观确实偏运动风格,而且在设计方面,H5的底盘据说也是和马自达阿特兹同平台,不过从内饰和操控方面,我就感觉不到运动了,则是红旗给人一贯的舒适、平稳风格。 也真是这样的风格,让我们家老爷子开起来很舒服,不过对年轻人而言,运动跑哪里去了!
车内采用了环抱式的中控台设计,没有外观显的那么运动
运动型方向盘和随处可见的木纹面板,总感觉不是那么搭调
不过中控上,门板上木纹的饰板,显的也不是那么年轻,更适合年龄比较大朋友的喜爱
H5的用料较为厚道,中控台上采用软性材质 门板上也有皮质的包裹
方向盘和档杆都是皮质包裹,手感不错,方向盘还是平底方向盘 方向盘上集中了自适应巡航功能,也挺实用
仪表盘中央有个小的液晶屏
功能和信息都是一目了然
10.25寸的中控大屏 采用悬浮设计,功能齐全
红旗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智联系统,到老爷子手里就没啥用了
我开车,也是更多的用手机和Carlife链接
老爷子,用到最多的就是倒车影像咯
左下方是其他的车辆安全配置 车身稳定系统、车道保持、自动启停一应俱全
变速箱控制区域才用了金属的饰板
档把两旁分别是一键启动和后备箱开启按钮
变速箱是爱信6At,换挡很积极
不过吐槽一下,换挡后方的储物空间不合理,放水影响档把换挡
而且放了两瓶水,手搭在这里也不舒服
扶手箱的空间就太小了,不过可以放点零碎的物品和零钱什么的
空调控制区,操控没有反馈,不便于盲操 不过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特别实用
可惜后排只有出风口,没有点烟器接口 再吐槽一下,整车的充电口都很少
主驾驶电动调节,还有3组记忆功能
副驾驶的调节也是电动,不过可调整空间偏小
副驾驶座椅带boss按钮,挺方便的
天窗的面积较大,视野很好
前后排座椅,都是皮质包裹,前排有不错的支撑,后排略微差一些
后排有3个头枕,乘坐空间也大,所以长途行驶,后排家人坐着舒服
后排地台还是有点偏高,所以更适合两个人乘坐
车门内侧看一看
四个车窗都带一键升降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个木纹面板
红旗的踏板也很精致
后排门把手带有左右车窗的控制,这个同级车上也很少见
外观运动的红旗H5和马自达的达特兹同平台,但是开起来没有那么运动 采用了红旗一向的舒适平稳的风格
顶配用的1.8T涡轮增加发动机,调节也是舒适为主,至于对动力的追求,也是点到为止
油门和刹车的力度比较轻松,所以行程比较长 我开起来不太习惯,老爷子开刚好
H5的起步较为轻盈,前半段加速很快,后半段感觉不够给力 这点不是拿我自己的车做对比,朋友开这车也是这样的感觉
H5的隔音、降噪都还不错,时速120以下,可以打95分
电子助力的方向盘,转向力度轻柔
可惜转向系统和运动没有关系
H5的外观是个年轻小伙子 内饰和动力方面是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设计,表演也是马马虎虎
乘坐的舒适度有保证,运动型偏弱
老爷子喜欢钓鱼的地方比较多
在这里也有蛮多的钓友
设备也是相当齐全
外观大气,乘坐空间大,内饰用料实在、适合多样化的人群,都是H5的优势
加速能力较弱、车内供电接口较少,也是H5的不足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你眼中的H5到底什么样呢?
老爷子开到12个油,其实不算多,去年冬季,我最多开到过14个油 把12个油开到7个油也很简单,因为我看有些车友看到5、6个油也不是难事 那么开这红旗H5,省油,真的很重要吗? 我觉的不是,顶配1.8T的发动机,10个油左右,都很合理,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油耗更是有所不同 预期为了省油,让自己开着不自在 不然按照自己的喜好,随行驾驶,至少H5带给我们的驾驶乐趣是在路上,你说呢?!
一汽丰田RAV4荣放双擎E+:谁说油电不能兼得?
在如今油价飙升的今天,越来越多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使用成本更加低廉的新能源汽车了,不过大家对于纯电汽车还是有所顾虑,尤其是在长途驾驶,缺少充电桩,充电排队等问题比比皆是,所以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优势就瞬间突显了出来,今天介绍的一汽丰田RAV4荣放双擎E+就是这么一款产品。
相比于老款,RAV4荣放双擎E+ 2022款新增一款豪华四驱Pro车型。此外,新款RAV4荣放双擎E+提供摩登红、铂金白、墨渊黑、柏青铜金属色、钛晶灰、星际蓝、米兰卡其色等7种车身颜色,以及4种摩登红/墨渊黑、铂金白/墨渊黑、钛晶灰/墨渊黑、柏青铜金属色/墨渊黑双拼颜色,其中星际蓝为此次新增颜色。
除了同色车身以外,RAV4荣放双擎E+还提供双色车身方案,A柱、车顶等位置全部换装为黑色,形成了悬浮的样式。
配置方面,RAV4荣放双擎E+全系标配胎压显示、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全速自适应巡航等驾驶辅助。自动驻车、上坡辅助、无钥匙进入、带加热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双温区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PM2.5过滤装置等等。
主驾驶位提供10向电动调节。RAV4荣放双擎E+全系配备前/后排座椅加热、第二排靠背调节、后排座椅比例放倒、前/后排中央扶手等,舒适性配置可谓拉到最满。
不同于其他电子四驱,RAV4荣放双擎E+的E-Four四驱系统前后扭矩分配可以从100:0-20:80,范围非常宽泛,不论是雪地易滑路面,轻度越野或者是操控,它都能给予驾驶员极大的信心。
日常上下班通勤的话,基本只用纯电模式行驶即可。充电方面,使用随车附带的家用充电电缆,约9.5小时可充满。而使用专用充电桩的情况下,仅需约5个小时。
它的电压基本可以带动大部分的小型电器,像使用电磁炉吃火锅,放个音乐来个户外Party,完全没有问题。对于现在爆火的露营和野餐,绝对称得上户外好帮手。
随着一汽丰田RAV4荣放双擎E+ 2022款的正式上市,拥有近30年品牌历史的“RAV4荣放家族”产品序列便全部完成了2022款的焕新升级,也宣告着荣放品牌实力的又一次进阶。目前,RAV4荣放家族拥有燃油、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多种动力组合,并提供两驱和四驱两种不同的驱动形式,堪称这个价位、这个级别中的“全能战士”。不论您是身处在嘈杂的大都会,还是生活于安逸的小城市,RAV4荣放家族都有最适合的产品供用户选择。
油价上涨,大家嘴上喊着纯电汽车用车成本低,但身体很诚实,绝大多数朋友仍旧青睐于没有里程焦虑的燃油车,此时矛与盾的争论又来了。不过,RAV4荣放双擎E+的推出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需要长途远行时,发动机驱动车辆,没有服务区排队等待充电的烦恼。而日常城市中使用的话,充电使用纯电模式行驶,又可以解决用车成本的问题,堪称一举两得。而配置方面,RAV4荣放双擎E+堪称全面,全系标配丰田Satety Sense智行安全、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前/后排座椅加热、自适应远近光头灯、自动空调等等,顶配车型更是拥有对外放电、220V电源一系列实用功能,让你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仍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去露营,去烧烤。如果你身处一线城市中,对于通勤,空间,配置以及远途有综合需求的话,那么我强烈建议您看看丰田全新推出的RAV4荣放双擎E+。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王晓辰YC,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试驾长安UNI-KiDD,亏电百公里油耗5L,操控是亮点
没有里程焦虑,也没有油价上涨带来的心理负担,插电混动车型也越来越受消费者认可。如今,主流的国产品牌基本都在布局PHEV市场,我们今天试驾的长安UNI-K iDD虽然“姗姗来迟”,但也收获了比较高的关注度。那长安UNI-K iDD的实际体验如何?相信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趁着这次试驾,咱们也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先说一下价格,长安UNI-K iDD目前共提供两款车型,指导价分别为18.29万和19.89万。从指导价来看,长安UNI-K iDD和燃油版的长安UNI-K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作为一台携带了大容量电池组的PHEV车型,我认为长安UNI-K iDD的价格还是挺有诚意。同时,作为一台插电混动车,长安UNI-K iDD还能享受免购置税的政策,其落地价也不会太高。另外再多说一句,此次我们试驾的车型为长安UNI-K iDD顶配的2022款 蓝鲸iDD 1.5T 尊贵型车型(下文简称:长安UNI-K iDD),该车指导价为19.89万,下面咱们正式进入主题。
长安UNI-K iDD的整体造型与燃油版车型没有太大差异,整体依旧保持了前卫、大胆的设计风格,咱们也先从外观开始聊起。长安UNI-K iDD采用了“无边界进气格栅”的设计,视觉效果比较前卫,前包围两侧“Y”字样式的装饰条也拓宽了横向张力。同时,长安UNI-K iDD的大灯组与造型很细长,视觉效果也比较锐利。
车身侧面,长安UNI-K iDD的视觉效果其实更像是一台跨界SUV,虽然其车身高度较高,但同时也采用了溜背样式的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很别致。同时,长安UNI-K iDD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这在同级车型中也不多见。另外,我们试驾的车型还采用了21英寸的轮圈,也让车身下盘显得更敦实。
车尾部分,长安UNI-K iDD采用了贯穿式尾灯组的设计,其整体视觉重心比较高,配合圆润的造型,也显得很壮实,站在实车面前,还是能感受到明显的体量感。另外,长安UNI-K iDD采用了双边共双出的排气布局,配合车尾下部的扩散器,也能提升整体运动感。就外观而言,长安UNI-K iDD整体比较显“大”,但也不乏时尚感。
内饰环节,长安UNI-K iDD也基本保留了燃油版车型的布局,其整体风格以科技感为主,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原创度。长安UNI-K iDD的中控台采用了大量横向的线条设计,也拓宽了横向的视觉张力,但阶梯式的布局也让长安UNI-K iDD的中控台层次更为分明。同时,长安UNI-K iDD采用了悬浮式中控屏的设计,配合悬浮式组合仪表盘的设计,整体呈现出较强的科技感,根据我个人在现场的体验,长安UNI-K iDD的中控屏响应速度还是蛮快,各项操作都比较“跟手”。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UNI-K iDD还采用了双辐式扁平化方向盘的设计,其视觉效果同样个性,且握感很不错,很容易让人产生驾驶的欲望,飞机推杆的样式的电子挡把也属于点睛之笔,也让长安UNI-K iDD的内饰呈现出科技座舱的效果。就内饰而言,我个人还是蛮欣赏长安UNI-K iDD的设计。
长安UNI-K iDD定位为中型SUV,此前试驾燃油版长安UNI-K时,那台车大五座的空间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如今试驾到了长安UNI-K iDD,我个人对其空间表现也抱有很高的期待。从尺寸来看,长安UNI-K iDD长宽高分别为4865、1948、1700mm,轴距2890mm,在中型SUV阵营中,长安UNI-K iDD的尺寸也属于中上游水准,这也对应了我前面说到的体量感。反映到具体空间上,以我180cm的身高为例。
在长安UNI-K iDD前排,调整到合适的坐姿后,我的头部空间余量有一拳,空间还是蛮宽裕。同时,长安UNI-K iDD整车座椅采用了“零重力”设计和填充技术,并且长安UNI-K iDD的前排座椅带有加热、通风功能,能直接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进入长安UNI-K iDD后排,此时我的头部空间余量为四指,腿部空间接近三拳,表现还是挺优秀的。同时,长安UNI-K iDD的后排座椅支持靠背调节,且配备了“老板键”,便捷性也挺不错。
后备厢方面,根据官方数据,长安UNI-K iDD的后备厢容积可从518L拓展至1412L,以大五座中型SUV的定位来看,长安UNI-K iDD的常规容积尚可,但后备厢的上限偏低。
作为一台国产车,大家可能都比较关心长安UNI-K iDD的配置,而作为一台新能源车,我个人会更关注长安UNI-K iDD的智能科技化配置,这一部分我也结合我的体验,和大家简单聊一聊。智能驾驶层面,长安UNI-K iDD配备了高阶ADAS智能驾驶系统,同时也带有并线辅助、倒车车侧预警等主动安全配置,在实际体验过程中,长安UNI-K iDD的车道保持能力较强,不会出现“画龙”的操作,并且其加速、减速的动作都比较柔和,虽说整体感受赶不上“老司机”,但各项操作都不突兀;
人机交互层面,长安UNI-K iDD配备了车联网系统,且支持OTA远程升级。具体功能上,长安UNI-K iDD的支持语音交互功能,就我的体验而言,我认为长安UNI-K iDD对指令的识别速度、识别率都很不错,基本能达到新势力产品的水准,并且其支持手势控制、面部识别等功能,整体功能性还是挺全面;常规配置方面,长安UNI-K iDD还带有电尾门、内部氛围灯、前排隔音玻璃、后排侧隐私玻璃等配置,但缺少了方向盘加热功能,如果能加入这项配置,那长安UNI-K iDD的竞争力会更强。
(加油口)
(充电口)
动态部分是咱们今天的重点,毕竟今天这是一场动态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技集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2年上半年混动SUV回顾,摩卡DHT-PHEV领衔
“暴跌一毛,微涨一块”最近的一段时间的油价调整让很多燃油车主忍不住想爆粗口。其实,只需一辆混动车型,就能抵消这些顾虑。正所谓买新不买旧,咱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今年上半年都有哪些混动SUV发布,顺便聊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车型一:摩卡DHT-PHEV
指导价:29.50-31.50万
最低荷电状态油耗:5.55L/100km
外观来看,摩卡DHT-PHEV的设计语言与燃油版车型一脉相承,超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内置密集的镀铬装饰,气场比较强。锐利的前大灯与动感的导流槽,也为整车前脸增添了些许个性。
摩卡DHT-PHEV侧面的高腰线设计使得整车看起来比较挺拔、高挑,隐藏式的门把手为整车增添了不少智能、科技感;车尾的扰流板以及后包围上的“特殊设计”让整车的战斗感比较明显。同时,宽大的后包围也让整车看起来比较厚重。
内饰方面,摩卡DHT-PHEV用了不少时尚的设计元素,比如双辐式方向盘、悬浮式中控大屏、液晶触控空调面板、水晶挡把等等,就视觉效果而言还挺有档次感的。另外,摩卡DHT-PHEV车内用了不少皮革材质填充,摸上去手感还蛮不错。同时,内置8155芯片的中控屏也带来了较为流畅、好玩的用车体验。
关于座舱部分,摩卡DHT-PHEV给到了一套Nappa真皮座椅,不但视觉效果细腻,舒适度也蛮高的。至于空间方面,4785mm的车长和2915mm的轴距,为摩卡DHT-PHEV打造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
配置方面,除了上面提到过的配置外,它还拥有AR-HUD、面部识别、燕飞利仕12喇叭音响系统,以及L2级辅助驾驶系统、全景天窗、主动降噪、手机无线充电、多色氛围灯等高端配置。整体来看,摩卡DHT-PHEV能给到你同价位豪华品牌SUV所达不到的配置体验。
动力方面,摩卡DHT-PHEV提供有两种选择,两驱版车型的动力系统由一台1.5T发动机(115kW/235N·m)和一台永磁/同步电机(130kW/300N·m)组成,系统综合功率可达291kW,综合扭矩可达570N·m;四驱版车型在发动机部分还是配备有一台1.5T发动机,但电机部分却是用了前后双电机,二者结合后系统综合功率为355kW,综合扭矩为762N·m,0-100km/h时间快至4.8秒。
编辑点评:摩卡DHT-PHEV的整体产品力还不赖,要动力有动力,要配置有配置,空间也不赖,智能化水平也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需求。但,定价略贵,若是再便宜五万,或许市场就打开了。
车型二:长安UNI-K新能源
指导价:18.29-19.89万
最低荷电状态油耗:5L/100km
外观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还是使用了Vision-V概念车的设计元素,整体造型与燃油版车型基本无二,无边框的中网搭配犀利的“三叉”型装饰,以及狭长的大灯组,使得整个前脸颇为个性。
侧面部分,简洁、流畅的线条,让长安UNI-K新能源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比较动感,而隐藏式的门把手和轮眉处的宽体设计,也为整车的颜值加分;溜背式的车尾搭配车顶扰流板,运动感十足,外扩散器与双边共两出的下包围设计,战斗气息浓郁。
内饰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采用了一个椭圆形的双辐式方向盘,搭配战舰推挡一般的电子挡把设计,以及前后错位的液晶屏组合,未来感比较突出。并且,方向盘上还采用了触控式的按键,进一步强化了整车的科技感。
配置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的整体配置不错,但主要集中在尊贵型车型上,比如L2辅助驾驶系统、手机无线充电、面部识别、手势控制、座椅加热通风、“老板键”、64色氛围灯等均是值得表扬的配置。
空间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的长宽高分别为4865/1948/1700(1690)mm,轴距为2890mm,定位中型SUV。作为参考,身高180cm的体验者落座后排,能获得超2拳的腿部空间,以及4指的头部空间,整体空间表现还不错。
动力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搭载了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加电动机所组成蓝鲸IDD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2kW,电机最大功率为85kW,二者结合后百公里加速8.1秒。传动方面,长安UNI-K新能源搭载有一台6挡三离合电驱变速器。
编辑点评:作为长安UNI-K的插电式混动版本,长安UNI-K新能源的综合实力还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高端配置的配备率较低。
车型三:瑞虎8 PLUS鲲鹏e+
指导价:15.58-17.18万
最低荷电状态油耗:5L/100km
就设计来看,可以发现瑞虎8 PLUS鲲鹏e+也是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大尺寸的中网内搭富有3D立体效果的点阵式设计,让整车前脸颇具视觉冲击力。并且,瑞虎8 PLUS鲲鹏e+的前大灯点亮后辨识度也很高,整体来说前脸是比较霸气的。
瑞虎8 PLUS鲲鹏e+的侧面是常规的SUV造型,但遒劲有力的高腰线,以及黑色的外覆件让整车看起来颇有力量感;车尾采用了内置矩阵式结构的个性尾灯,点亮后辨识度还挺高的。下包围的双边两出“尾喉”也让车尾多了一份运动感。
内饰方面,映入眼帘的是12.3英寸的双联屏,以及一个三辐平底式方向盘,再加上独特的电子挡把和空调触控面板,整体视觉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并且,瑞虎8 PLUS鲲鹏e+的中控屏内还搭载有车联网、CarLife/CarPlay、语音控制、在线导航等多种功能,能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出行所需。
配置方面,瑞虎8 PLUS鲲鹏e+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并不多,并没有辅助驾驶系统,气囊至多也只有6个。且令人意外的是,入门级车型仅有两个气囊,这对于一辆15万的国产车而言属实不应该。不过,瑞虎8 PLUS鲲鹏e+的中配车型配置还不错,如可开启全景天窗、8喇叭SONY音响、座椅加热、老板键、双温区自动空调等均是值得肯定的配置。
空间部分,基于4722/1860/1747mm的整车尺寸以及2710mm的轴间距,瑞虎8 PLUS鲲鹏e+的实际乘坐空间还不错,能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出行所需。值得一提的是,瑞虎8 PLUS鲲鹏e+还提供有5+2座椅布局形式,能让用户多一种选择。
<p class="ql-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ce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31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