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构成

油价连续下跌6分-油价再次下跌

1.油价"六连停"后迎来年内首涨

2.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3.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4.油价连续两连跌,你觉得92号汽油还能重回“6元时代”吗?

5.如果5年后油价降到6元一升,

油价"六连停"后迎来年内首涨

油价连续下跌6分-油价再次下跌

6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在经历了3个来月的调价搁浅后,国内油价将迎来2020年首次上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信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0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20元和110元。

记者帮您算了一笔账,折合成升价后,92#汽油每升上调0.09元,0#柴油每升上调0.09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4.5元左右。

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调控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当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油价上一次调整发生在3月17日24时,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大幅降低了1015元和975元。此后,由于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的调控下限,自3月31日24时起,按照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连续6次未做调整。

本次调价是油价调整“六连停”后迎来的首次上调,也是年内首次上调。调价后,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出“一涨三跌八搁浅”的格局,年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730元/吨,柴油累计跌幅1670元/吨。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时隔三个月,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其中,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1日—6月27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08美元,平均为每桶40.87美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今年1—4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

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春艳表示,本轮调价周期内变化率先降后升,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

一是美联储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利率降至接近0的低位,美元汇率遭遇重挫;

二是美国部分地区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再度增长,市场担忧海外疫情仍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三是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6个月内全球原油库存有望迅速减少,且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上调近50万桶/日;

四是OPEC与非OPEC产油国继续积极推进减产,5月的整体减产执行率为87%,同时此前减产执行欠佳的伊拉克和科威特已经提交补偿计划,供应端收缩预期仍在延续。

* 油价后续走势将受两方面影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OPEC+减产情况是影响后续油价走势的关键。

一方面,美国、拉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引发了市场对疫情二次爆发的担忧。库存压力也持续存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保持了五个月的上升势头,增至5.41亿桶的纪录高位。

另一方面,根据减产协议,5—7月减产幅度为970万桶/日。市场关心该组织减产执行情况和7月中旬将召开的视频会议,OPEC+将商讨是否延长当前减产幅度至8月份。此外,油价回升至每桶40美元上方,可能促使美国页岩油再度增产,各产油国矛盾将加剧。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0年7月10日24时开启。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认为,近期国际油价延续高位震荡态势,预计下一轮调价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瑾怡认为,下一周期来看,原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面临回调压力但整体空间有限,因此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上涨力度有限,预计下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或搁浅概率并存。

新闻来源:人民网汽车

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目前进行的今年第9次油价调整,虽然今早收盘国际油价大跌6%,不过油价预期涨幅仅减少5元,截至第6个工作日的统计,预计油价上涨225元/吨,折合升价上调0.16元/升~0.20元/升。<br>2022年4月28日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轮油价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05元和200元,对应油价上涨0.16元/升左右。对应全国最新油价平均值参考:92号汽油:8.42元/升;95号汽油:8.91元/升;98号汽油:9.93元/升;0号柴油:8.11元/升。

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国内成品油价迎来第五次下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80元,柴油则下调70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6元左右。

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在6.2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6.5-6.7元/升。今年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其原因也是由于多项原因导致的。1、全球疫情单日新增确诊人数首次突破66万例,加重市场对于需求前景的担忧。2、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创7月以来最大增幅,未来市场预期较差。3、利比亚出口量增长。4、加速货物人员交流,减少生产附加成本,加速经济回到正轨。

一、全球疫情情况越来越糟糕

部分美国州已经超过百万例感染单日确诊人数已经达到66万人,俄罗斯单日诊断人数也已经达到1.8万人,欧洲得法意等国的第三波疫情已经愈演愈烈。

欧美新冠病例一直增加,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进入封锁时期,道路运输消耗陆续降低,失业人口上升,大量企业倒闭,经济也走向了下坡道。在此条件下,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的企业还在正常运转之外,其他企业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车流人流大幅度降低,汽油原油额需求量也大幅度降低。需求决定价格,当汽油需求不断降低的同时,汽油价格也会相应的降低。

二、美国原油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原油期货市场表现差劲

自今年七月份以来,美国原油库存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科技股票遭到抛售,美股下跌,美元汇率反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遭到来自美元的打压,国际油料价格大幅度降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44美元,跌幅6.14%;每桶均价37.36美元,比前一周还要再低,交易区间维持在36.13-39.59美元。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83美元,跌幅6.63%;每桶结算均价40.50美元,结算价最高每桶42.02美元,最低每桶39.78美元,交易区间在39.31-42.43美元。

国际原油期货遭受重创的直接反应便是在原油价格的下跌,中国汽油柴油价格的下跌虽然晚了一两个月,但总体来说基本与国际石油市场保持同步。

三、利比亚石油出口增加,主要产油国宣布增产石油

在石油需求量较低的当下,国际原油是属于买方市场。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收入降低,各大主要产油国只能通过石油增产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对美国页岩油展开打压行动。

沙特以石油原油发家致富,没什么好说的,同时命脉又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在疫情影响之下,沙特的旅游业受到重创,只能提供自身的产油量来提升收入,弥补盈亏平衡。俄罗斯的目标则是瞄准美国的页岩油,由于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俄罗斯只需要与其他产油国一起提高石油产量,当石油价格击穿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美国的页岩油开采行业就会遭到石油行业的打压以及购买方的抛弃,毕竟谁便宜买谁的,用脚投票谁都会。

2020年十月,利比亚宣布增加提高石油产量,增加石油出口量。利比亚石油公司宣布,将把本国石油出口量提升到100万桶每天,三个主要原油生产国家都宣布增加国际原油供应,国际原油价格自然下跌,这也是我国今年第五次下调汽油柴油价格的原因。

四、加速人员货物流通,减少生产生活附加成本

我国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零星病例出现,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与疫情前的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借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下调石油柴油价格,加快人员与货物之间的流通,使得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来说,全球石油需求量依旧高居不下啊,短时间的石油价格下调只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在将来全球疫情消减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将迎来快速反弹。不过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这样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油价连续两连跌,你觉得92号汽油还能重回“6元时代”吗?

油价连续两连跌,你觉得92号汽油还能重回“6元时代”吗?

针对目前的汽车消费者而言,“石油价格”这两个字可以说非常的敏锐,终究遭受国际局势的直接影响,造成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因此自打进到2022年至今,中国油价早已经历过10次价格上涨,连续不断增涨的养车费用,也让诸多汽柴油司机直喊“承受不住”!

但是,在大伙过去石油价格还没到顶时,在近2次的调节中,它又逐渐开始慢慢下降。例如新一轮的成品油价对话框就于7月12日24时宣布打开了,从全国各地均值看来:92号车用汽油每升下降0.28元;95号车用汽油每升下降0.30元;0号柴油机每升下降0.29元。按一般家庭用汽车机油箱50L容积估算,满油一箱92号车用汽油,将节约14元。

算上刚更改的石油价格,这也是在今年的在我国的第三次石油下跌,但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这一点减价是根本不足的。尤其是国际油价仍在持续大幅度下跌,根据最新报道看来,全世界石油标价两个标准同时跌穿100美金,也促使许多消费者逐渐幻想着,92号车用汽油也许还可以重返之前那一个“6元时代”。

不得不说,从前的那一个6元时代实际上并没有以往很久。翻阅在今年的1-7月份的石油价格走势,会看到在1月初的情况下,92号柴油也才刚刚7元开始,但在2020年的情况下,遭受疫情爆发的危害,那时候中国汽油油价也是在5、6元区段彷徨。根据现阶段的形势来说,石油下跌是毫无疑问的事儿,但要想石油价格再返回6元时代,也许几率也不太大。

虽然从国际油价的价钱看来,它早已持续好几次下挫,可这并非代表着中国油价就可趁机下挫,只有说会出现一定的下跌。一方面看来,现阶段俄乌冲突仍在僵持不下,致使石油提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看来,少了俄国这一产油强国以后,别的原油我国也想利益最大化,而保持高油价便是一种方式。此外,加上运送成本和利润、税金等一系列要素的危害,这代表着中国油价未来一段时间内,也许依然会持续上升。

国际性繁杂的条件毫无疑问会危害中国油价的迈向,但是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也就是一个关键缘故。都懂,新能源技术汽车便是发展方向的大发展趋势,尤其是针对在我国来讲,在这些传统式汽车企业都从没涉及到过的地区,是极有可能让独立汽车企业完成换道超车的。

并且务必说起是指,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汽车发展趋势的确早已走在了前端,除开特斯拉汽车这一BUG以外,我们经常可以在排行榜前端见到的新能源技术汽车,基本上全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的汽车企业或者造车新势力。值得一提的是,时下的消费者针对新能源技术汽车也没有那么遏制,因此石油价格的上升也造成新能源发展得更为快速,从汽车销量发布的额最新数据看来,今年上半年该市场细分就总计市场销售了224.7万台新汽车。在这种条件下,消费者要想重现之前那一个“6元时代”,确实是比较难了。

如果5年后油价降到6元一升,

虽然油价在最近两个月内油价有所回落,但是纵观2022年以来,由于市场的大环境不稳定,再加上我们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油价整体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5年前油价就是在5-6元一升,那时虽然也有新能源车型诞生,但在国内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所占的份额是少之又少,那如果5年之后油价重新降到6元一升,你还会买电动车吗?

新能源车型实际使用成本并不低

纯电车型在平常的用车成本上肯定是要低于燃油车的,当然这个我们只是单纯讨论在日常充电和加油两个项目中的成本,毕竟用电肯定是要比用油便宜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充电便宜,那充电大概能便宜多少,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今天我们家就用特斯拉Model 3(|配置|询价)来举例实际看一下。

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电耗为12.6度,如果是家用充电桩,那一度电的价格按照0.8元来计算,那特斯拉Model 3百公里的用车成本为10.08元。这个价格根据使用充电桩的不同可能会有上下浮动,如果是家用充电桩可能还低一点,如果是公用充电桩,那可能就要高一点。

燃油车方面我们就拿雅阁(|配置|询价)来举例,根据雅阁官方给出的数据,这辆车百公里的油耗是6个,但实际行驶中肯定是开不出来这个油耗的,除非你愿意当马路上的移动路障。

根据绝大多数车主的用车实测,雅阁的平均油耗大概是在8个左右,那按照6元一升的油价来看,那雅阁百公里的用车成本就是48元。只算油费和电费,那肯定是电车划算,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电池的衰减更换费用、车险费用和折旧费用来说,那平摊到每百公里上的成本可就不低了。

众所周知,电池衰减是电车的致命弱点,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远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充放电达到一定次数后,电车换电池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根据目前汽车更换电池的成本来看,基本上都要达到车价的1/3,也就是说27万买的特斯拉Model 3,你需要花7万左右的价格更换一块新的电池。

按照行驶10万公里来算,那这个摊到百公里上的价格就是70元,这个价格算上的话那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用车成本就达到了80.08元,比雅阁多出了32.08元。当然,电车的电池可以支撑到十万公里以上,成本也能相应减少一些。

接下来的话就是一个折旧的问题,雅阁车型的3年保值率为80.4%,也就是说20万的雅阁开3年还能卖16万左右,而特斯拉的三年保值率仅为6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28万买的特斯拉Model 3,3年之后的价格只有17万左右。

同样以行驶10万公里为标准,雅阁的折旧费用平摊到每公里就是40元,而特斯拉Model 3平摊到每公里就是110元,这些总共加起来的话那就是燃油车的成本为百公里88元,纯电车型的百公里成本为198元,如果这样看,你还会觉得电车使用成本低吗?

新能源车型的安全问题

燃油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现在的造车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在生产成本上,燃油车要相对来说更加低廉一些,而电车作为在2010年以后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产品,跟燃油车相比缺少了百年的技术沉淀,因此在造车成本上一直居高不下。

像我们10万左右就能买到一些国产品牌,甚至是合资品牌的SUV车型,但是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10万左右你只能买得到比亚迪海豚这样的小型车,如果你要买一辆还看得过去的紧凑型轿车都得在13-15万左右,因此在用车的门槛上面,新能源车型就要比燃油车更高。

但这个更高的门槛却并不意味着更好,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汽车电子元器件失灵趴窝的,刹车失控的,还有自燃的等等等等,都是新能源车型出现过的问题。

尤其是在自燃这个问题上,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可以保证他们的车型100%不会发生自燃的情况,毕竟电池这玩意谁都说不准,毕竟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自燃的情况,无非就是烧的快一点和烧的慢一点的区别。

尤其是在强调科技感的现在,有些车型的内饰越做越简化,取消大多数的实体机械按键确实会让有些车主感觉不靠谱,毕竟机械相对于电子元器件来说还是更加可靠一些。

过多的电车会使油价趋于稳定

如果在路面上行驶的大多都是新能源车,燃油车的减少那对于汽油的需求量必然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油价将会趋于稳定。

经济学上如果一个商品的供大于求,那价格一定是呈下降趋势的,虽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但一旦电车全面普及之后,油价也会趋于稳定,至少不会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而且油价不止跟燃油车车主有关,现在油价跟我们生活中的一系列物质生活都有关系,油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个方面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到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天然气、所吃的食物等绝大部分生活物资的价格波动。

如果油价下降,那随之物价就会下降,反之,如果油价上涨,那我们的物价也会随之上升,从这个角度看,选择电车发展路线目前看,还是不错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